宝鸡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陕西春节民风淳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陕西人把春节称为“除夕”,有熬夜、挂红灯笼、贴对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等风俗习惯。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陕西农村把腊月二十三称为“庆小年”。有的地方称为“祭灶”,即祭祀掌管吉凶的“灶王爷”,以提供衣食。新年过后,人们开始准备过年。普通家庭杀猪杀羊(山区居多,现在中原地区少了),磨面粉,做豆腐,买菜,买瓜子,糖果,核桃,买年货,把过年所需的食物都准备好了。新的一年。第十二届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农历正月,是关中人蒸馒头的时节。家家户户都要蒸很多的馒头,有肉包子、菜包子、糖包子、油包子。正月十五以后要吃,有“正月十五之前不擀面皮”的习俗。
大年初一,陕西无论关中、陕南、陕北,还是城乡,都要“扫屋子”,城里人要求打扫卫生。家家户户都要彻底打扫包括厨房在内的房子,在屋内张贴全新的年画和日历,厨房通常需要重新粉刷。除夕之夜,家家户户贴春联、门神,屋内挂年画。当然,关中地区有些地方也不太一样。
腊月三十的晚上被称为“新除夕”,也称“除夕”。这是合家团聚的日子。外地的亲戚纷纷赶回家与亲友团聚。放鞭炮,除夕夜的主要活动是包饺子、看热闹春节联欢晚会,擀面皮,做馅,欢声笑语,喜气洋洋。过年期间,在关中地区,一般初五以后,各村寨都要组织敲锣打鼓,表演舞龙。又舞狮,热闹极了。陕北自然会敲响举世闻名的安塞腰鼓,唱动人心弦的信天游,表演温柔溢出的秧歌。
从第一场到第二场正月初十,关中的亲戚们通常会互相拜年,陕西拜年的习俗与其他地方有很大不同,主要原因是带的礼物不一样。g 互相拜访时,都会带上自制的“大礼包”。这种“大礼包子”采用优质面粉,需要灵巧的人才能用面粉捏出美丽的花朵。如果新儿媳妇回到娘家,带了不同的礼物包子,邻居的叔叔阿姨们就会过来品尝,以评判新郎一家人的手艺和人品。
正月十五,满大街都是灯笼和孩子。夜幕一降临,孩子们就各自提着自己的灯笼跑到街上,比谁的灯笼最漂亮,然后一群群的孩子跟着“送娃”的老太太。关中有一种习俗叫“送娃”,就是村里的年轻儿媳妇穿着老太太的衣服,到每一个当年结婚的小伙子家里,送去一个很小的孩子用面粉做成的形状e、然后说来年有人生孩子等等,用面粉做的孩子放在新娘的床上。这时,小伙子的父母就会端来做好的饭菜和酒,众人便笑着又吃了。然后继续下一个。
正月十六晚上是儿童节。所有的孩子都拿出灯笼来敲打别人,然后笑着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了。这就是所谓的“摸灯笼”。陕西的习俗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通过“碰灯”的方式毁掉今年的灯笼,否则来年就会不吉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