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中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并开始流行。从宋代到明清,它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重大节日之一。受汉族文化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东北亚一些国家,特别是居住在当地的华侨华人的传统节日。正值农历八月十五;因恰逢第三个秋天中旬,故名。有的地方把八月十六定为中秋节。
中秋节不得不提的月饼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小吃,也是钦族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食品这些人。月饼圆圆的,全家人都吃。它们象征着团圆与和谐。中秋节这天,它们是必吃的。在古代,中秋节吃月饼作为祭品。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代。北宋时期,流行于宫廷,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糕”、“月圆子”。到了明代,已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如今,品种越来越多,各地的口味也各不相同。其中广式月饼、京式月饼、苏式月饼、潮式月饼被我国大江南北的人们广泛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