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又称绿茶、半发酵茶,因该茶的创始人而得名。是我国主要茶类中独具特色的茶类。乌龙茶的制作颇有传奇色彩。据《福建茶叶》和《福建茶俗》记载,清朝雍正年间,福建省安溪县西屏乡南岩村有一位茶农,也是一位狩猎能手。他姓苏,名龙。他皮肤黑,力气大,村民们都叫他“乌龙”。有一年春天,乌龙腰上挂着一个茶篮,背着猎枪上山采茶。中午,一只山鹿突然从他身边溜过,乌龙举起了枪。中弹但受伤的山鹿拼命逃入森林,乌龙紧随其后,终于捕获了猎物。当他把山鹿抱回家时,已经到了点灯的时间。乌龙和他的整个一家人忙着杀戮和品尝野味。我完全忘记了泡茶的事。第二天一早,全家人就忙着炒昨天采摘的“茶青”。没想到,放置一夜的鲜叶已经泛红,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茶泡出来的时候,味道特别香浓,没有了以前的苦味。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试验,经过萎凋、摇匀、半发酵、烘焙等工序,最终生产出了品质优良的茶新产品——乌龙茶。安溪已成为乌龙茶著名茶乡。

乌龙茶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作方法。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具有红茶的浓郁、绿茶的清香,有“绿叶红边”的美誉。品尝后,余香残留齿颊,余味甘甜清新。时间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是分解脂肪、减肥健美。在日本被称为“美容茶”、“健美茶”。

乌龙茶的优良品质,首先是选用优良品种茶树鲜叶为原料,严格控制采摘标准;其次是极其精细的制作工艺。乌龙茶因杀青方法不同,分为“打青茶”、“摇青茶”、“手工青茶”三个小类。商业上习惯上按产地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等子类。乌龙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主产于闽南北、广东、台湾三省。近年来,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

乌龙茶是由宋朝的贡茶龙饺、凤糕演变而来。创作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左右。据福建《安溪县志》记载:“清雍正三年,安溪人首先发明了乌龙茶的制作,后传入闽北和台湾。”据史料考证,1862年福州就有一家销售乌龙茶的茶馆,1866年台湾乌龙茶开始外销。如今,乌龙茶除内销广东、福建等省份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及港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