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国家中,生产天然橡胶和油棕最多的国家是(缅甸);生产蕉麻和椰子最多的国家是(菲律宾);生产金鸡纳和胡椒最多的国家是(越南);锡 矿产产量最多的国家是(文莱);石油产量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
新加坡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经济特点是什么?答:(1)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新加坡由新加坡主岛和其他58个小岛,如德光岛、乌敏岛、圣淘沙岛等组成。新加坡是一个热带岛国,由一个主岛和60个小岛组成。位于赤道以北。主岛面积646平方公里。最高峰是武吉知马。中部为森林和平原;西部多丘陵,东南部较为平坦。它的温度变化不大雨量充沛,动植物繁茂,体现了热带海岛的特色。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其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通讯和旅游中心。位于赤道以北136.8公里,东经103°38′、东经104°6′、北纬1°09′至1°29′。
新加坡主岛东西长约42公里,南北长约23公里。主岛以外的其余岛屿,较大的有德光岛(24.4平方公里)、乌敏岛(10.2平方公里)和圣淘沙岛(3.5平方公里)。新加坡通过堤道与马来西亚相连,并与印度尼西亚廖内群岛主岛隔水相望。

(二)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
新加坡地广人稀,资源匮乏。它依靠独特的地理位置发展经济,成为东南亚的经济中心。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新加坡港是国际航运、航空和贸易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水文条件理想。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亿吨,位居世界第一。其国际航空旅客周转量仅次于美国和英国。其中,法国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五。基于此,新加坡从周边国家大量进口各种初级产品,将其聚合、分级、包装后再出口,形成了以转口贸易和航运为主体的独特经济类型。
2、工业和技术服务中心 新加坡四面环海,以炼油和造船为核心的工业部门具有世界意义。全国有5家大型炼油厂,年加工能力4290万吨。成品油出口量仅次于荷兰位居世界第二。船舶工业是传统优势产业。不仅能建造种类繁多的船舶,也是世界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工业由制造业转向技术密集型部门,大力发展电子工业,电视传真设备、按钮电话、光纤电缆、电算化列控系统等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近年来,发展重点转向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开发前沿技术,满足产业结构改革的需要。
3.投资金融中心新加坡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快捷的通讯、政治稳定、公民素质高,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投资,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各国银行纷纷云集新加坡。银行总数仅次于伦敦、纽约和香港,成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
4、国际旅游及会议中心 从自然和历史文化条件来看,新加坡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并不突出。但它利用其适中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美化城市环境,提供优质服务。 、简化出入境手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外交”活动,从而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和大量国际游客。会议将在新加坡举行。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新加坡重要的外汇来源之一。
(3)新加坡裕廊工业园

1.从荒地到工业中心,其发展模式一直是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和模仿的对象。

2。循序渐进的三大阶段:

1.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阶段(1961-1979年):此阶段入区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就是要解决新加坡的就业问题,改变其产业落后的局面。

2。技术和资本主导阶段(1980-1989):为了吸引高附加值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高成长企业设计和提供差异化​​的设施和工厂,其中包括将南岛开发区发展成为石化产品生产集散中心,将洛阳打造成为石油化工产品生产集散地他建立了第一个航空工业中心,并建设了新加坡科技园,以容纳技术开发型企业。

3。知识经济主导阶段(1990年起):为了提高园区土地的集约利用,裕廊集团将成本效益分析和知识经济融入工业园区的设计和开发中。

(四)拓展:地理环境如何影响长三角和松嫩平原的产业发展?

长三角依托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依托便利交通引进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和周边煤、铁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化工业基地。

(5) 摘要

使用 i 的典型国家发展经济的地理位置——新加坡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梵文意为狮城,又因其土地小如星辰,故名星洲、星岛。新加坡陆地总面积618平方公里,人口约270万。其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43.69人。它是世界上最小和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 1965年独立后,立足本国实际,因地制宜,实行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发展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优越的地理位置的有利因素,成为世界上典型的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