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今天的东南亚人就是被秦始皇赶走的百越人。这种说法可靠吗?
这种说法并不可靠,只能说是肤浅的。我国古代南方分布最广的民族,从越南南部到浙江会稽,属于古代百越范畴。如今的东南亚人中,除了当地的土著人外,相当一部分是百越人迁徙、扩散的后裔。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北驱匈奴,南攻百越。看似非凡的成就,实际上却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埋葬了他的王朝。百越地域辽阔,民风浓郁。从公元前222年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用了13年的时间才攻克百越。然后,三年后秦朝就灭亡了!为了攻克百越,秦朝军队花费了大量的兵力和财力。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命韦屠睢率领五十人大军攻打百越。然而他却遭到攻击由一群百越军队西吴人组成。结果连统帅韦屠燧都被百越人杀了,几乎全军覆没。最后,重兵出动。直到那时,南方才被征服。之后,秦的身体就基本被掏空了。
不可否认,部分百越人因失去家园、扎根东南亚,一直在南迁。不过,如果说今天的东南亚是当时赶到那里的百越人的话,那么绝对是偏概全的。在此之前,百越人已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地区。举几个例子:
凌春生教授在《南洋原住民与中国古代百越民族》中推断:楚国灭越国后,秦始皇灭楚开发岭南,皇帝汉吴灭南越、东越。之后,拜伊印尼人离开大陆舞台,迁徙到东南亚许多岛屿,成为印尼原住民的源头。
学者陈国强考证,百越人漂洋过海进入台湾,再从台湾迁徙到菲律宾。如果你看一下地图,你会发现台湾南部的兰屿和菲律宾北部的伊巴耶岛距离只有30公里。当地有一个传说,兰花岛人迁移到了伊巴耶。据说,天气晴朗的日子里,伊巴耶岛的居民可以听到兰岛的公鸡打鸣。更有力的证据是,菲律宾出土的石锛与台湾及我国东南部出土的古代工具非常相似。
学者徐兆林在《探寻泰国傣族的起源》中指出,泰国傣族和中国西南傣族都源于傣族的一个支系。古百越:山台人。山、台、岱都是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百越人的短发纹身、插秧、赛龙舟等习俗在这些地方仍然有一些痕迹。
语言学家对比泰语、壮语、傣语发现,在2000多个常用单词中,三种语言有500个共同单词。傣语和台语之间共有1500种语言。说明这三种语言都来自同一个母语:越南语。另外,在语法结构上,山泰语中倒装现象尤为常见,这与汉语语法有明显不同。只有粤语和潮州话还保留着一些古越语分布的语言。大家都知道:公鸡打鸣就是小鸡。
综上所述:早在秦始皇之前,百越就已有人居住在东南亚。秦始皇南下百越只是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推动作用。一个民族的迁徙和繁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靠战争来完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