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起源是什么?客家人的历史是怎样的?

客家人又称河洛郎。客家人是一个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汉族民族。他们也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汉族之一。

客家人的祖先起源于中原,又从中原南迁。他们是中国南方汉族的一个分支。因身在异乡,思念故乡河洛(以洛阳为中心的洛河流域),故自号“河洛郎”。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主流特色,另一方面又包容了当地各民族的文化精髓。客家人常常以这些有才华的人为榜样来激励和教育子孙,并向他们学习。有功绩和成功的前辈。有人说:哪里有太阳,哪里就有中国人,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有客家人。也有人说: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凡是有一块土地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聚集在一起,辛勤劳作,繁衍生息。由于客家人云游世界,移民世界,在海外商界有不少成功人士,故被称为“东方犹太人”。

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出于政治军事需要,派出60万大军“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由闽粤赣边境进入揭岭(即揭阳山,距今揭阳县北150里),直达兴宁、海丰两县交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又派出50万大军“驻守五岭”。这些士兵长期“驻守五山,翻山越岭”。秦灭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留在该地区,成为第一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迁是东晋“五胡”时期,当时有部分中原居民迁往闽粤赣边境后来,由于南北对峙,约有96万中原民众南下至长江中游两岸,部分人口流入赣南,

第三次南迁是唐末黄巢起义时期。人民并强迫拉大批汉人从中原南逃。唐末黄巢起义期间,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地区。例如,宗人李猛从长安迁居汴梁,后又迁居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王旭、王超响应黄巢起义,率领广州、寿州五千农民起义军入江西,引起闽赣边境地区人口激增。

第四次南迁是在南宋和宋末时期。金人入侵,修筑燕南渡口,部分官民迁移至太湖流域。另一部分人要么南越大更山,进入南雄、始兴、韶州;要么越过大更山,进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洪、吉、干州行,由干州至汀州。你;或者留在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江浙赣大批宋人从莆田沿广东沿海潮汕逃往海南岛。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当时,居住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由于山多地少,所以迁徙到四川、湖南、广西、台湾和广东中西部地区。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为“西迁”。四川客家人基本上就是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由于战争、瘟疫和自然灾害,四川人口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湖广填川”。

第六次南航大规模的移民是在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当时,一些客家人为躲避战乱而移居南亚,还有一些被引诱成为契约劳工,被带到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除了上述六次大规模南迁之外,中原地区也有汉人因旱涝而南逃。还有历代为官、贬官、经商、游学、定居闽粤赣边地的人。然而,并非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为了客家人。其中,只有福建、广东、江西血统以及源自该血统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

据统计,居住在中国大陆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总人口5000人。 1万多人,占汉族人口的5%。在国外,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东亚的日本、朝鲜,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巴西,以及英国、法国等80多个国家。 ,欧洲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和奥地利。 1000万人口的国家和地区。

客家人的祖先原本居住在北方,后来迁往江南,居住在江西、广东、福建、湖南、台湾、琼等省区,并逐渐传播到国外。并传播到世界各地。甘南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也是客家人最多的地区之一。 “客家”名称的由来与客家祖先的迁徙有关。这些人到了他们居住的地方是从其他地方搬来的“客人”。可以说,没有移民,就没有“客家”这个词。

客家人迁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早期主要是受到灾难的胁迫。如残酷的战争、水灾、旱灾、虫害等特殊的自然灾害和瘟疫流行。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一次大规模战争都导致了客家人的大迁徙。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客家人曾有过一次大迁徙。试想,在漫长的岁月里,“五胡十六国”战乱不断,到处哀悼。他们不逃怎么能活下去?据说,我们陈家的先祖就是在那个时期离开豫西老家,远渡江西,最后定居在赣县的。 “月亮是故乡的光明。”起初,祖先可能只是想暂时留在这里或有一段时间,但他们逐渐习惯了。于是他们建造房屋,耕种田地,饲养猪牛,长期居住在那里。从暂时的客人到永久的家。就这样,我们就永远是“客家”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一种特殊的迁徙方式。据说,秦始皇为了修建阿房宫,驱使数万“木客”到赣南砍伐树木,以兴国。那些没有累死的,后来就被留下了。 在当地,这些很可能是赣南客家人最早的祖先。

迁移的过程绝对是艰难而危险的。扶老携幼,踏遍山河,安居异地。客家人的祖先披荆斩棘,“在山上修路,在水中架桥”。他们最终生存下来并形成了繁荣的今天有数千万人口的民族。

移民的最后一步是盖房子并定居。一位老年客人说:“安家最重要的是房子的位置,怎么定?要看风水。这个风水不是地理先生讲的迷信风水,主要是得阳光,看风向,靠近水源,靠近硬山,选择高地。坐北朝南,朝阳背风,靠近柴火,是理想的选择, ”

人们常常称赞客家人的勤劳、勇敢、坚忍、机智。 。客家人作为一个民族,由于祖先几代人的长途迁徙,自然比其他族群更丰富、更深层次地体验着社会现实和生产现实。因此,他们一定受到了更多的锻炼和滋养,并且积累了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处理与自然世界的关系和社会人际关系的经验。因此,客家社会中出现了一大批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企业家……

关于客家人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主要有客家原始说和客家原始说。客家本土论。客家原论认为客家的主体是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原住论则认为“客家族群是南迁的汉族与古越族混合后形成的族群”。闽粤赣三角地区的移民,其主体是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人,而不是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少数中原人。”从宋朝开始,中原汉族大规模南迁,经过了经赣南、闽西至梅州,最终形成了相对成熟、高度稳定的客家族群。从此,客家人以梅州为根据地,大量迁往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 “客家三州”是嘉应州、赣州、汀州。

说起客家,最有名的就是他们的土楼。如果你在网上搜索“客家”,会同时出现很多有关土楼的条目。如果你是集邮爱好者,你应该注意到,中国民居邮票中的福建房屋之一是客家土楼。由于客家人大多居住在边远山区或深林中,不仅缺乏建筑材料,而且经常有狼、虎、豹、盗贼的喧嚣。此外,他们还害怕受到当地人的骚扰。因此,客家人建造了像土楼一样的“防御”城堡。建筑物。风格的住宅楼。在福建,土楼有方土楼和圆土楼两种,而圆形土楼比较少见。

我想大家还记得一个关于土楼的笑话:据说在20世纪60年代和1970年代,美国间谍卫星对中国进行照相侦察,惊讶地发现土楼散布在中国的山区。我的祖国福建省。许多不知名的大型建筑,或圆形或方形,经分析都认为是“导弹发射基地”。中国的军事实力不容小觑。直到中美建交后,美国人才知道那些所谓的“导弹发射器”。“社稷基地”实际上是一座典型的客家民居——土楼。

当然,客家豆腐也很有名:客家酿豆腐、四川麻婆豆腐、湖南臭豆腐,只能是后两者作为配菜,只有客家人将豆腐提升为主菜或主菜。豆腐甚至出现在他们的结婚歌曲中。比如一首歌是这样的:

新买的磨刀石圆顺口溜,

我买来磨豆浆,

我磨豆腐半夜,磨到天亮。

——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