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语是古代岭南原住民的语言,如今约有 1600 万使用者。秦统一岭南后,汉语逐渐取代壮语成为官方语言,许多壮语也被融入汉语。现今岭南方言中还有大量的壮语。汉字也取代了壮语古洛越文字,成为壮族人民日常使用的文字。

但是,壮语在家庭和城镇中仍然广泛使用,一些壮语的古代民歌和传说仍然需要文字记录。从唐宋时期开始,壮族的先民模仿汉字的结构,创造了一种方形的壮字,让壮族古老的文化得以记录和保存。由于书写困难,古壮字仅被部分巫师和民间使用。歌曲歌手。

解放后,民族文字研究人员发现,方壮字很难在群众中普及。由于方壮字与汉字太过接近,学习方壮字需要一定的汉字基础,这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的学习速度。

1955年召开的壮文字工作会议,以桂北话、武鸣话为标准音,制定了壮语注音文字方案。 1957年正式公布实施,1981年再次修订,将原来的非拉丁字母全部改为拉丁字母。

傣语共有 6800 万使用者。它是泰族和傣族的通用语言,在云南、缅甸、越南、老挝、泰国和印度部分地区讲泰语的人们中广泛使用。

今天,傣语方言有差异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傣语字体,但所有傣语字体均源自婆罗米语,婆罗米语是古印度的书写系统,包括藏文。除使用汉字的越南外,整个东南亚和南亚都使用这种书写系统。这些泰文原本是用来记载佛经的,所以有着悠久的历史。

总之,泰语受印度文化影响,所以采用印度书写系统。由于它是注音文字,因此在各地不断演变。如今,世界各地有许多不同的泰语。字体。

壮语一直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他们抄袭汉字,制作了一套方形壮字,但因太接近汉字而没有普及。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推广拉丁文字,并制定了新的一套文字。拼音书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