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活动。
“5月5日,龙舟赛”。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民族节日。每天这一天,尤其是江南水乡,都要举行盛大的龙舟竞渡活动。这时,一群“龙”入水,做好准备,一炮鸣响,比赛开始。长长的“龙”如箭般射出。鞭炮齐鸣,海峡两岸爆发出欢呼声,一片喜庆气氛。
2011年5月2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扩展资料:
节日的由来
据《史记》屈原与贾圣传记载,屈原是一位大臣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国家时期。他主张的提拔人才、富国强兵、联齐抗秦,遭到了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贪得无厌,辞职,被赶出京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亡期间,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占楚国京都。屈原不忍心抛弃自己的祖国。 5月5日,写完最后一部作品《怀沙》后,他投入汨罗江身亡。
赛龙舟是为了纪念楚国大夫屈原。其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南朝梁人所著的《续齐解记》:“楚大夫屈原受谗言,当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以哀悼,乃为之。”乘船救人。端午节是个节日。
江浙一带的赛龙舟,也具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晚的龙舟上,灯火通明,人们来回穿梭。水上水下的景象感人至深,别具一格。
贵州苗族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端午节”,庆祝端午节圆满成功。插秧,祈求丰收。
云南傣族同胞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颜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传说关于赛龙舟。至今,在南方许多靠近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午节期间都会举办各具特色的龙舟赛。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也是汉族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很常见。赛龙舟在北方靠近江河湖泊的城市中也有习俗,而且大多是划龙舟、舞龙舟的一种形式。
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龙舟赛已传入日本、越南、英国等周边国家,并成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2011年5月2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赛龙舟”是自战国时期就有的习俗。战国时期,人们在鼓声中雕刻龙形独木舟,赛龙舟游戏来娱乐神灵和人民。此时的赛龙舟是一种半宗教、半仪式的娱乐节目。
两湖地区崇拜屈原和赛龙舟密切相关。也许在屈原、曹娥、伍子胥等死后,当地百姓也用魂船送灵魂下葬,所以就有了这个习俗。但除了纪念屈原之外,各地人们对赛龙舟也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扩展信息:
赛龙舟也是许多文人墨客汲取灵感、施展才华的绝佳机会。千百年来,有关端午赛马的诗句无数,展现了端午习俗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诗词都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了赛龙舟的热闹场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子孙后代留下赛龙舟的美丽场景。
刘禹锡的《赛歌》中详细描述了元江赛龙舟的场面和夺冠的壮观场面。刘禹锡准确而细致地描绘了胜利者的喜悦、失败者的失意以及比赛结束后水中嬉戏的人们和岸边彩旗。宋代著名诗人黄公绍的十首《赛龙舟歌》也详细描述了杭州西湖赛龙舟的情景。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龙舟竞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