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势低洼,这里至今还流传着穿木鞋的独特习俗。据说荷兰人穿木鞋是为了适应荷兰的地理环境。冬天寒冷潮湿,地面结冰。过去,贫穷的农民买不起鞋,也无法赤脚在冰冷的地面上行走,于是他们把木头挖空,制成厚底、脚趾朝上的船形鞋。鞋子里塞满了稻草以御寒。这种鞋穿在脚上舒适又温暖,因此木鞋在荷兰开始流行,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许多荷兰人,特别是农民和渔民,仍然有穿木鞋的习惯。很多农家门口都有专门用来存放木鞋的“木鞋架”。进屋后必须把木鞋脱下来放在这里。在荷兰,木鞋也是爱情的信物e.青年男女订婚时,男方将木鞋送给女方作为礼物。有些人结婚时还送木鞋给新娘。如今,城里穿木鞋的人已经不多了,但不少纪念品商店都陈列着大大小小的木鞋模型,作为纪念品出售给游客。

木鞋和风车一样,是荷兰人在与自然斗争中适应地理环境的产物。由于荷兰大部分地区海拔太低,欧洲许多大河均流经荷兰入海,并受终年潮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几乎一半的土地被水淹没。正是由于这些条件,荷兰人才得以发展数百年。木鞋很早以前就被发明了。

据说,穿着坚硬的木鞋在泥地里行走特别轻盈、利落s。
制作木鞋完全是鞋匠的工作,或者更确切地说是雕刻师的工作,因为木鞋完全是用一块完整的木头雕刻而成的。据介绍,制作木鞋的木材是杨木。只需取一段4至6年生的杨树的木材,就能制作出耐开裂、不变形、不渗水、不粘泥、不透气的木鞋。

在荷兰,婴儿出生后,父母会为婴儿准备一双小木鞋,以表明作为荷兰人,会有木鞋陪伴贯穿他们的一生。
荷兰小伙子谈恋爱时,会尽量偷偷测量女友脚的形状和大小,亲自送她一双木鞋,并在上面刻上女友的名字。结婚时,丈夫将木鞋送给妻子作为定情信物,并亲手为她穿上。木鞋也是荷兰人送给亲戚的礼物艾夫斯和朋友们的日常生活。如果有人送你一双可以直接穿的木鞋,那就说明你是他最尊贵的朋友。

在荷兰,有举世闻名的木鞋博物馆,这里收藏着世界上最丰富、最精彩的各类“木鞋”。各种款式、颜色的木鞋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火柴盒就像一艘可以载几十人的木船。小的火柴盒可容纳 12 对。所谓“木鞋”早已超出了木头的范围。仅就材质而言,就有金、银、青铜、铝合金、钻石、水晶、玉石、玉石、玛瑙、塑料、橡胶、玻璃、石材等几十种。
从用途上来说,有旅游鞋、美甲鞋、溜冰鞋、轮滑鞋、高跷鞋、登山鞋等。那些由各种材料制成、由国家元首赠送给荷兰的“木鞋”,总统、上个世纪来自世界各地的王室成员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政治:宪法于1814年3月29日颁布,1848年修订,规定荷兰为世袭君主立宪制国家。
立法权属于国王和议会,行政权属于国王和内阁。枢密院是国家最高咨询机构,由女王本人担任主席,其他成员由女王任命。

外交:荷兰是欧盟和北约成员。外交政策以欧洲为重点,强调美国在欧洲的存在是欧洲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主张西欧国家在加强北约的同时,制定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强化北约的欧洲安全支柱。

1954年11月19日,代办建交与中国建立了s级。 1972年5月18日,两国外交关系升格为大使级。 1981年5月5日降为代办级,1984年2月1日恢复外交关系为大使级。除了Nederland之外,Holland也经常被用作荷兰的国名。其实,荷兰只是西海岩两个省份的总称,即南荷兰(Zuid-Holland)和北荷兰(Noord-Holland),在历史上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荷兰临海的地理位置对于荷兰经济过去和现在都具有重要意义;西欧三大河流:莱茵河、马斯河和斯海尔德河均在荷兰入海,更加凸显了这一重要性。荷兰经济的出口导向特征一直很明显。由于其独特的临海地理位置,一直是重要的过境国对于中欧和西欧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其他地区来说已经有几个世纪了。
对外交往频繁,对工农业产生了有利影响,带动了对外贸易的繁荣。

由于荷兰地势低洼,荷兰人必须不断与水作斗争。荷兰一半的土地必须受到永久保护,免受洪水侵袭,四分之一的土地位于海平面以下。百分之六十的人口生活在这些低洼地区,这需要良好的水资源管理。
沙丘和堤坝保护着低地,但海水通过海湾侵入陆地,中欧的主要河流可能会因融雪或过量降雨而泛滥。现代水泵日夜运转以排除多余的水。与水的斗争推动了多个大型海河堤防工程的建设:如须德海工程、三角洲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