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盛大的庆祝活动,有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比较常见的活动有以下几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源于古代楚人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而死。许多人划着小船追赶他。他们争先恐后地追赶,到了洞庭湖就消失了。此后,每年5月5日都举行赛龙舟活动以示纪念。他划着龙船驱散江里的鱼,不让它们吃掉屈原的尸体。吴、越、楚等地盛行赛马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称“角小米”和“筒粽子”。它历史悠久,有多种变体。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用茭白叶(茭白叶)将稻米包成角状,称为“角粟”;将大米装在竹筒中,密封烘烤,称为“筒粽”。东汉末年,用草木灰水浸泡小米。由于水中含有碱,所以将小米用茭白叶包裹成方形,煮成广东碱粽。

佩戴香包:

端午节孩子们佩戴香包。传说它们有辟邪驱瘟的作用。它们实际上是用来装饰翻领的。香囊内装有朱砂、雄黄和香药,用丝布包裹,香气四溢。然后将五色丝线绑成绳子,制成各种丝绳。希望形成一个字符串。它们色彩缤纷,精致可爱。

挂艾叶菖蒲:

民间有句俗话:“清明放柳,端午放艾”。端午节期间,人们把种植艾草、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打扫庭院,在门眉插菖蒲、艾条,挂在堂上。他们还用菖蒲、艾叶、石榴花、大蒜、龙船花等制成人形或老虎形状,称为艾人、艾虎。它们还被制成花环和装饰品,美丽而芬芳。妇女们争相佩戴,以驱除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