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的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户户都悬挂钟馗雕像,以辟邪。
赛龙舟:当时,楚人对贤臣屈原的死不舍,许多人划船去救他。这就是屈原赛舟的起源。后来,每年5月5日都举行龙舟竞渡活动以示纪念。他们划着龙船驱散河里的鱼,防止它们吃掉屈原的尸体。吴、越、楚等地盛行赛马习俗。
幽州赛舟始于清朝乾隆二十九年。时任台湾总督蒋元军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举办了一场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5月5日举行划船比赛,香港也有划船比赛。最近英国也效仿了f中国人组织了一支幽灵队来比赛。

据近代著名爱国学者闻一多先生所著的《端午考》记载:“端午节本是吴越人祭祀妃子的图腾节日,而赛龙舟则是仪式的一部分,是一半宗教、一半娱乐的性节目。”

四五千年前,生活在原始图腾社会的水寨部落人民,受到蛇虫、疾病和洪水的威胁。为了抵御这些自然灾害,他们崇拜想象中的神。威武的龙作为他的祖先和保护者(即图腾),他将船造成龙的形状,在上面画龙图案,并在每年端午节举行赛龙舟。表示对龙的尊重,也意味着自己是龙的传人,是龙的传人。

吃粽子:人荆楚人在5月5日煮糯米或蒸粽子投江祭祀屈原。为了避免被鱼吃掉,他们把糯米装在竹筒里扔掉。用粽叶代替竹筒来包米饭。

喝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含有三硫化二砷,与酒混合饮用。奉雄黄酒,用于驱虫解毒,涂于小儿额头。耳朵和鼻子,手和脚。并洒在墙上以用毒。民间流传的《白蛇传》故事是用雄黄酒溶解了蛇和蚜虫的毒液,白蛇的原形出现了。这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们中十分盛行。

游白饼:是贵州地区流行的端午习俗。男女老幼出去野外玩耍,穿上新衣服,中午时分,人潮涌动山上或路上树下的人们,手里捧着花花草草,十分高兴。晚上回家,煮花水洗澡,老人称之为“出去治百病”、“洗尽百病”。不出去洗去所有疾病的人,一年四季都不会好运。

佩戴香包:端午节孩子们佩戴香包,不仅有辟邪驱瘟的寓意,而且还可以点缀衣领。香囊内含朱砂。雄黄。香药包裹在丝布里,香气四溢。然后用五色丝线绑成绳子,做成各种造型,编成串,千姿百态,精致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