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藏族、苗族的民族风情。节日、服装、美食
壮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过去,壮族村寨里的任何一位客人到访任何一户人家,都被视为全村的客人。往往是几户人家轮流请吃饭,有时有五六户人家一顿饭。无论是远方的邻居,还是到家中做客,都应该礼貌地打招呼,热情接待。他们通常有互相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人杀猪的时候,必须请村里每户一个人一起吃饭。招待客人时,桌上一定要有酒,以显示你的威严。敬酒的习俗是“饮酒、递杯”。其实用的不是杯子,而是白瓷勺。两人各自从酒碗里舀了一勺,互相喝了下去,真诚地看着对方。婚礼、葬礼、盖房子以及孩子等喜事d的一月大、一岁大的,都在宴会上喝得酩酊大醉。一般有五花肉、米粉、白煮肉、猪肝、白斩鸡、烤乳猪、豆腐丸、炸肉末(用炸豆腐做的)、笋片、生鱼等8、10道菜。 。男女分开坐,但一般不安排座位。每个人都可以坐在同一张桌子上,无论资历如何。而且按照规则,即使是哺乳期的宝宝,坐在餐桌前也会被算作一个座位,他会分到一份菜品。父母会代为收集,用干净的阔叶包裹起来,带回家,这意味着平等对待。每次上菜时,一桌的主人都会先挑出最好的菜送到客人的盘子里,然后其他人才能拿筷子。壮族丧葬宴席多以素食为主,葬礼结束后才能吃肉。
饮食祭祀习俗 壮族人民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相信万物有灵。如果村里有一棵参天大树,它往往被视为全村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家里谁有重病,就必须到村里来。人们在树前烧香烧纸祈福;村后悬崖上有一龙洞,也被认为是鬼神居住的圣地。人们常常去那里烧香祭鬼,以避灾。大部分祭品都是献给大地之神的。壮族地区几乎每个村庄在离村庄不远的山脚下都有一座地庙。每逢节日或者杀猪的时候,人们都会在那里煮猪头以祈福。烤猪时,要把整头猪拎起来祭祀。每逢节日都要祭祀家神,祭祀神明等。ne、肉和整只鸡在食用前都被放置。一年中最大的祭祀活动是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中元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杀鸡宰鸭,蒸五彩糯米,祭祀祖先和鬼神,以求避灾。牛魂节是祭祀牛魂的节日,一般在春耕后的第二天,有的地方在农历四月初八举行。这一天,各家各户提着一筐五色糯米和一束鲜草到牛圈祭祀牛的灵魂,然后将一半的粮食和鲜草分给牛。过去,桂西南壮族人民每逢霜降节,都要杀鸡宰鹅,做糯米糕,蒸糯米饭,聚集到玉隐寺祭祀。据说,霜德分节是纪念抵抗外敌入侵英雄的节日。已有360多年的历史。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