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族的风俗习惯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兰教,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相似,又称“保安回族”。 1950年,根据本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东乡撒拉族自治县的大河家、列吉地区。人口12000余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通用汉语。保安族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业务在保安人员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百年历史的大河家市场空前繁荣,成为连接青海、甘肃等地的物资集散地。著名的宝安腰刀的生产已有多年的历史100多年来,拥有30多个品种,畅销西北各地,尤其是藏族人民。保安族还保留着一些与蒙古族类似的游牧习惯,如喜爱摔跤、善骑射等。保安族主要吃米和面,也吃牛羊肉。禁止吃猪、马、驴、狗及一切猛兽、猛禽的肉。保安人员的婚礼一般在伊斯兰历的“犹大日”(每周五)举行,婚礼在新娘家举行。每年都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祭等宗教节日。 1981年9月30日,甘肃积石山保安东乡撒拉族自治县成立。饮食习俗:保安族的日常食物以米、面为主,以面食为主,烹调方法与北方其他民族相似。主要包括包子、花卷饼、煎饼、炕锅包子、包子、汤面、蒸面、冷面、浆面和面筋等,玉米等许多杂粮也磨成面条吃。其中,独具特色的食品是散米、炒面。团是由杂粮面条制成的。小米主要用来煮粥。以前冬天我们还会做一些杂粮炒面,但现在已经很少了。馒头和炕锅馒头是最常见的主食。炕锅包子的制作方法是将发酵好的面团与适量的干面条混合,用碱中和,加入一些植物油,揉匀后放入炕锅中。有的甚至在和面时分层加入植物油,并加盐或糖,在包子上揉出牡丹花、玫瑰花等各种图案。将包子放入锅中并盖紧。然后将炕锅埋在温暖的火中热炕洞。经过适当的烤制后,炕锅包子就会变得外脆里软。根据锅的大小和厚度,小的重250克左右,大的重3-5公斤,厚的15厘米左右,薄的5厘米以上。炕锅厚约3厘米。以前主要用铜锅,后来主要用铸铁锅,现在主要用铝锅。麦子收割前,保安家家户户都会做青麦包子。肉类饮食除牛羊肉外,还有鸡、鸭、鱼等。一般来说,手抓羊肉是头菜。此外,宝安人认为鸽肉粥能补五脏、益心神。常作为大病初愈、身体虚弱者的药膳和滋补品。方法是将野鸽宰杀,去毛洗净,切碎。切成片,加入大米(或小米),加一些蕨菜(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部富含淀粉,可煮食或酿酒),温火炖食。 ,茶是宝安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民间饮茶比较有讲究,一般在冬季。当季喝茯茶、砖茶、沱茶,夏季喝陕西绿茶、春尖茶。节日、礼仪、饮食习惯 保安族的节日与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相同,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祭日等,家家户户都有煎饺。 、炒粽子、蜜圈和油香。其中以煎饺、煎饺最为常见。不仅节日期间,还要宰杀牛、羊、鸡、鸭。全羊宴是最隆重的招待客人的方式。宝安人做全羊席的做法是把整只羊加调料煮熟,切成合适的块。把骨头砍到肋骨、背、前后腿、臀部、脖子、尾巴,然后把骨头砍成手指粗、手掌大的肉块。每个部分都装在盘子里供食客选择。汤里加了羊头、蹄、内脏、麦粒,也是一道美味。除全羊外,鸡、鸭等一般也加调料烹制。煮熟后,按骨节分成14块,或蒸或炒。除鸡头和鸡颈外,所有的东西都放在盘子里上桌。民间称其为大块清水鸡或炒鸡。青年男女结婚时,按惯例新郎家要摆设酒席招待宾客。不过,前三天,新娘不会吃男家的饭菜,而是接受娘家的食物,以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每逢节日或喜庆的日子哎呀,不仅饭菜精致,喝茶也和平常不一样。这时茶碗里泡着冰糖和龙眼,称为三香料茶。有的还放杏干、葡萄干,称为五香料茶。茶叶,甚至茶具,都必须品质优良。典型食品 保安族的食物结构和饮食习惯虽然与当地回族、东乡族基本相同,但也有许多独特的食品,如逢年过节或待客时常做的麦仁杂碎汤。 。汤;青麦包(荤素皆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