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是我国及东南亚哪些地区的新年?
泼水节是云南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是傣族逝去的新年。
整个节日持续3-7天。人们一大早起床沐浴拜佛,然后开始几天的庆祝活动。在此期间,大家互相泼清水,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邪气。如果事情进展不顺利,请在新的一年重新开始。
泼水节的前两天是辞旧迎新,最后一天是迎新。这个节日是印度继新年和洒红节之后在新年庆祝的第三个节日。这是继农历新年之后的第二个全国性节日。
傣族称这个节日为“比麦”,意为“新年”;西双版纳、德宏地区的傣族也称这个节日为“伤寒”、“山”。分别为“gjian”。源自梵文“samkranta”,意思是“周转”、“变化”、“转移”。
指太阳在黄道带运行一周,新年已经开始,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也庆祝这个节日。
泼水节的起源与上座部佛教的传入密切相关,其活动内容包括许多但就这个节日的本意而言,以泼水为主要活动,也体现了人们征服干旱、火灾等自然力量的朴素愿望。
扩展信息:
p>泼水节,又称宋干节,不仅是云南少数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泰语族和东南亚地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等国也庆祝一起度过这个节日。
东南亚族群在海外居住的地方也继承了相关习俗——香港九龙城、大埔太和庙、西湾、深水埗、中和区、新北市、台湾、澳门
相传,泼水节的由来是在遥远的时代,西双版纳人民过着繁荣安宁的生活。一日,魔王降临,为害百姓。他使土地干旱,农民无法种植粮食。
戴王的七个女儿都担心父亲和人民。最聪明的小女儿想出了一个计划,趁魔鬼熟睡时杀死他。于是七姐妹出手,用利剑砍下了恶魔的头。
但恶魔的头突然着火了,所滚之处都燃烧起来。焦急的女儿们赶紧去找水来灭火。从此,版纳人民回归了原来的生活。为了纪念和感谢七位公主的事迹,泼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至今。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泼水节
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及东南亚的新年。泼水节是傣族、泰语族及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来自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以及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海外泰国地区的民众,一大早就起床沐浴后,向佛陀祈祷,几天的庆祝活动开始了。期间,大家互相泼纯净水,祈求洗去一年来的霉运。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新年,相当于公历四月中旬,持续3至7天。泼水节是一个综合性的节日展示傣族水文化、乐舞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俗崇拜等传统文化的精彩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泼水节上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让人们了解傣族懂得自然、爱水尊佛、温柔从容的民族特色。同时,泼水节也是加强西双版纳各族人民团结的重要环节。为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合作交流,促进全州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6年5月20日,这一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有遗产名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