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四是什么节日?
腊月二十四是扫尘日。所谓“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清除蜘蛛网、扬起灰尘、打扫卫生。虽然说“二十四是扫尘日”,但其实是从祭灶前后到年底的扫尘时间。在中国的一些地方,每年农历新年(腊月二十三)到除夕,这段时间被称为“扫尘日”,也称为“迎春日”。
扫尘不仅有驱除疾病、祈求新的一年健康的意义,也有去除“尘埃”(灰尘)、传播新意的情感愿望。这一习俗向人们传递了新年忙碌气氛的信号。这一习俗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干净、讲卫生的习惯,体现了人们的美好期望,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扩展 i信息
腊月二十四的前一天是腊月二十三,又称小除夕。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拜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民歌中的“二十三塘卦关”是指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祀灶神。有“官三人四船夫五”或“官三人四僧五”之说。
也就是说,政府在腊月二十三举行祭灶,普通百姓在二十四举行祭祀,水上、寺庙、道观的人们则在腊月二十四举行祭灶。 25号炉。后来逐渐演变为“二十三,过小年”的说法。
祭灶习俗源远流长。灶王已成为传统百姓尊崇的大神乐在夏朝。记录春秋时期孔子言行的《论语》中有一句话:“与其媚于夫人,不如媚于灶”。先秦时期,祭灶为“五祭”之一(五祭即祭灶神、门神、行神、户神、中垒五神。
中垒是土地神。另一种是门、井、户、灶,在雷中;或者换句话说,行、井、户、灶,在雷中)。祭灶时,应立神,祭祀时要用丰富的酒食。需陈设鼎、立豆、迎尸等,具有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痕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