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时候你家里有什么奇怪的习俗吗?
感谢邀请!
各地、南北、南北不同地区,风俗习惯各不相同。
我们这里除夕夜睡觉前必须把垃圾扔掉。大年初一不准乱扔垃圾。据说,初一扔掉的所有财富都是当年的财富。因此,花生壳、瓜子壳、糖果纸等垃圾一定要放在屋内,直到大年初一才可以扔掉。但一般初二就不会扔掉。他们宁愿多保留几天,以免浪费一年的财富。
大年初一不能扫地,因为扫出去的都是财富。如果要扫地下花生壳、瓜子壳之类的东西,总不能踩到吧?然后SW从外向里,把财物扫进去,放在簸箕里收起来。
除夕夜,大人都会告诉孩子:大年初一,孩子一定要乖,不要调皮。如果你在大年初一被骂、被打,那么你一整年都难逃被骂、被打的命运。所以孩子们都非常小心,生怕挨打、挨骂。
这些可以说是很奇怪。
2020年的“新年”已经到来。你家乡有哪些传统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很多过年一路走、一路迷失的习俗已经基本被抛弃。
当然,丢掉一些成见和坏习惯并不可惜,但一些好的传统还是应该保留。可惜如果扔掉它们就不再存在了。
第一个si过年的重头戏是小年,是送灶王爷上天述职的习俗。由于是新年的第一个节日,形式相当隆重。有烧香、烧纸、摆供品、磕头等习俗,祈求灶王爷“上天说好话,下界平安”。
除夕夜,要“迎新年”或“迎新年”。带上香、纸、鞭炮,在祖先坟前恭候祖先回家过年。回家之前,他们要喊一声:“祖先们回家过年了!”回到家后,他们打开写有祖先名字的家谱,把它挂在房子的北边。然后,他们向家谱低头,表达祖先的名字。烈宗回来过年了河从现在开始,家人一定要说吉祥的话,做事顺手,把平时的不愉快抛开。就是为了不让祖宗不满意。
下一步就是做年夜饭了。做好的饭菜必须先供到家谱前,意思是先请祖先来享用。然后全家人就可以吃团圆饭了。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这是封建迷信吗? “文革”期间,这种纪念行为遭到疯狂批判。我觉得这不是封建迷信,而是一种仪式,是我们祖先的一种记忆。今年的“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还有一辆车牌为“1949-2019”的革命烈士英雄车。它跟随阅兵车。意思很明确,让革命先烈看看建设情况祖国。的伟大成就。来安抚他们在天堂的心灵。祭祖并不是封建迷信,这一点足以证明。
年夜饭过后,有守夜活动。守夜是什么意思?现在有一种说法,有一种怪物叫“年”,每365天就会出来吃人。人们在这一天特别害怕,晚上不敢睡觉,生怕被“年”怪吃掉。由于妖怪害怕噪音,人们就放鞭炮来吓跑妖怪。第二天,怪物被吓跑了,人们穿上新衣服出来庆祝。
我完全不同意这种说法。完全是“砖头和畜生”炮制的无稽之谈。新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重要、最隆重、最传统、最吉祥的节日。怎么会有这么多倒霉、不开心、可怕的怪物!
守夜传统的真正起源说法是:这一天我们的祖先回家了,要和他们一起过年,所以他们睡不着觉。据老人们说,以前,这几天没事的时候,他们就会搬一张板凳,坐在正房的正北,端正地坐在家谱前,陪伴祖先,甚至低语,向祖先报告一年的收获和孩子们的成长。就是在祖先面前尽你的孝心,让祖先满意。送新年的时候是大年初二(有时是大年初三,风俗不同),送新年,就是送走祖先的意思,没有必要在族谱面前陪伴他们。
除夕过后,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就是拜年。城内至今仍保留着这种仪式。你哈天还没亮就起床了,穿上崭新的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出去迎接新年。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这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刻。我不仅可以穿新衣服,而且不用工作。即使你做错了事,你的父母也不会打你、骂你,因为你的祖宗都在家里。给你几眼。
拜年就是挨家挨户按长幼顺序给长辈磕头,送上真诚的祝福。具体程序是进门时先向长辈问“新年好”,然后向家谱磕头,然后对长辈说:叔叔(阿姨),给您磕头,然后向家谱方向磕头正北,长辈会给晚辈起小名。你客客气气:不不不,坐吧!这套程序结束后,去找下一位长老,重复一遍程序。这一天对于家里的长辈来说是最有尊严的一天y,他们会得到年轻一代最大的尊重。必须强调的是,这种拜年方式虽然有不好的一面(跪下祈祷),但也有好的一面,也就是说,无论平时有多大的仇恨,在这一天,你必须放下仇恨,微笑给予祝福。我见过很多平时有冲突的人在这个仪式的帮助下开始相互沟通,甚至重归于好。
大年初二(各地风俗不同),就要送年送祖先回娘家了。一般在这一天晚上,摆祭品、放鞭炮。
从大年初三开始走亲访友,传统习俗一般是先拜姨妈,然后拜舅舅、公公、婆婆。最后的。先阿姨,因为阿姨t 是家庭中的已婚人士。在父权社会里,父系亲属之间的关系最密切,当然要先拜访。叔叔阿姨是母系亲属,当然要其次拜访。公公、婆婆是女家的亲戚,所以排在最后。当然,现在是新社会、新趋势。人们首先看的是婆婆。也没什么不好的。
每年的元宵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是农历新年的正式结束。正月十五过后,就没有客人了。通常这个时候,年长的兄弟姐妹都喜欢在孩子们的帮助下四处走走、探望。
此时,新年已过,春天又来了。人们脱下新衣服,收拾好农具,准备耕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