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民俗 泸定县是汉、藏、彝、羌等民族杂居、交融的地区。因此,歌舞艺术既保留了本民族原有的风格,又吸收了其他民族的艺术精华,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歌舞、建筑、雕刻、服饰、刺绣艺术等民间节日。 :(1)彝族节日:彝年——农历10月22日至25日举行,一般晚三天;火把节——农历6月21日左右举行;娃娃节——农历二月,春暖花开,逐村开展活动,为期一天。 (2)其他节日:牛王节——农历10月1日;勾墙节——农历九月初一;羊节——羊年,每12年举行一次。这个习俗源自羌族。 (3)其他地方庙会:如新兴、澜安等,正月初九,玉皇大帝庙会;农历3月17日,泸定城隍庙会;在兰安,农历9月11日、将军庙会等。 背新娘:这是当地彝族流行的婚礼习俗。还有饿婚、哭婚、抢新娘、摔跤等习俗。绿色、地方特色食品(1)酸菜面、米饭、豆腐系列(2)培根、香肠系列(3)玉米馅糖、甜酥糕、尖角糖系列(4)咂杆酒、甜甜圈肉系列(彝族)(5)独特的高山或寄生野菜系列

缅甸的文化习俗?

食品:缅甸盛产大米,大米是人民的主食。早餐,他们常吃“莫亨卡”、椰子面、椰子粥、冷面、冷米粉以及用糯米、椰子和白米饭制成的各种糕点和小吃。糖。缅甸人有喝早茶的习惯。人们在茶馆里喝咖啡、奶茶、吃小吃。如涂有黄油的面包、果酱、奶酪、肉包、油条和炸糕,还喜欢喝鱼片汤、鸭肉粥等。缅甸人饮食比较节俭。常配鱼虾酱、辣椒、煮豆子、酸菜叶汤。缅甸菜讲究油、辣、香、鲜、酸、咸。宏观调控的方法主要有炒、烤、炒、凉拌。煎烤食品易于保存,冷食时无需加热,且能散热。缅甸沿海河流众多,鱼虾丰富,易于捕捞。缅甸有很多以鱼、虾为原料制成的食品。缅甸人喜欢把竹笋腌制成酸笋,与其他蔬菜、肉类一起炒,味道鲜美。的味道缅甸人的口味酸、辣、清淡、不油腻,类似于中国四川的口味。餐桌上一般都需要辣椒油。人们喜欢吃鸡、鸭、鱼、虾、虾酱、鱼酱、咖喱,要求口味微甜,最好拌上西红柿。人们除了吃普通蔬菜外,还喜欢用水果来烹饪。例如,将芒果切成片,与黄豆粉、虾米、虾酱油、洋葱和炸辣椒籽混合。味道酸、咸、辣、鲜。服装 缅甸是一个很好地保存了传统文化的国家。在仰光,80%以上的民众仍穿着民族服装。男性和女性的下半身都穿着纱笼。男版叫“龙基”,女版叫“特敏”。虽然男性和女性的穿着略有不同,但颜色更鲜艳。男女上衣都是右襟的,有的还有双排扣的编辑上衣。男士上衣为无领,穿长袖上衣,头上缠上粉色、黄色或白色的薄纱或丝绸手帕作为帽子,出席活动时。女式上衣多为斜驳领长袖衬衫。袖子长而窄,颜色多为乳白色或粉色。为了适应热带气候,多采用薄纱制成。妇女一般留长发,盘成发髻,插花,尤其喜欢佩戴各种首饰。缅甸人很少穿鞋袜,男女老少都喜欢穿拖鞋。关于缅甸人民的扩展信息:缅甸有135个民族,总人口5141.9万(2014年)。主要民族有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全国85%以上的人信仰佛教,约8%的人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缅甸有135个民族,其中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其他主要民族包括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宗教:缅甸85%以上的人信仰佛教,约5%的人信仰基督教,8%的人信仰伊斯兰教,约0.5%的人信仰印度教,1.21%的人信仰万物有灵论。缅甸佛教主要是上座部佛教。佛教不仅是缅甸人民的宗教信仰,也是他们道德教育的源泉。佛经尤其是《吉祥经》是缅甸人民的生活哲学,深深印刻在人们的心中。缅甸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拜神拜佛。信徒赤脚行走,不准穿鞋袜。不要对寺庙、佛像、僧侣做出轻举妄动,不要穿短款或透视的衣服。在缅甸,佛教家庭的男孩必须进入寺庙出家一段时间,过上僧人的生活。在还俗结婚之前就退隐。缅甸人民非常尊敬和崇拜僧侣。只要有和尚来化缘,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将家里最好的财物送给和尚。缅甸人民虔诚信仰佛陀,民风淳朴善良,社会犯罪率较低。来源:- 缅甸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