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的习俗
春节,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夜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或者腊月二十三、二十四,到农历正月初一这段时间。正月十五,以除夕、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岁末年初祭祀祖先的活动。春节期间,我国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都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主要以祭神佛、祭祖、辞旧迎新、迎新年、祈福等为主。祈求丰收。活动丰富多彩,民族特色浓郁。年糕:过年吃年糕寓意“年年有余,用来祈求吉祥”。寓意着年年万事如意。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年糕、黄年糕;江南地区的水磨年糕;西南地区的糯米糕;还有台湾的红龟糕。 “饼”这个名称在汉代扬雄的《方言》中就已存在,到魏晋南北朝时才开始流行。北方有年夜饭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有所不同。有的地方除夕吃饺子,有的地方大年初一吃饺子。在北方的一些山区,每天早上从初一开始就吃饺子。到农历初五。饺子习俗。吃饺子是人们辞旧迎新时表达祝福、吉祥愿望的独特方式。按照中国古代计时法,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1点为子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