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除了扫墓还有哪些习俗呢?
清明节,我家乡的习俗主要是扫墓、祭祖。它的起源,还得从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的设立与晋代学者介子推有关。公元前655年,战国时期,晋献公之子重耳为躲避父亲的宠妃骊姬的杀害,无奈逃往他国。许多国家不接受重耳的庇护。一位名叫介子推的大臣带着重耳逃走了。有一天,他们的食物吃完了。大家都去挖野菜充饥。介子推却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给重耳熬了一碗肉汤。这就是“断股侍君”的故事。十九年后,重耳终于被迎回国称王,62岁登基,成为晋王。 . 晋文公遂搜查处处为介子推。这时,介子推背着老母亲去了绵山,不愿在朝廷做官。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放火烧三边,将介子逼出来。没想到介子推却背着母亲背上的一棵柳树,宁愿烧死也不离开山。大火扑灭后,有人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介子推母子的尸骨。晋文公悲痛万分,下令介子推去世当天禁火、禁食寒食,以表达哀思。于是寒食节就诞生了,清明节气就发生在寒食节之后一两天。
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中,清明逐渐从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替代地位。到了清朝,“冷食”已被遗忘,冷食悄然融入秦朝葛明节也从一个简单的农业节气演变成了一个重大节日。
清明节前后人们仍有上坟祭祖的习俗:除草、摆供品、在坟前上香祈福、烧纸钱、金元宝等。 ,或只是提供一束鲜花。表达对祖先的缅怀。
我知道清明节有很多习俗。除了禁火、扫墓之外,还有踏青、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