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
清明节:扫墓、插门柳、放断鹞。
端午节:家家包粽子,挂钟馗像,门上放艾草、菖蒲,中午烧艾草熏屋子,用雄黄、大蒜、菖蒲根泡酒撒上爬墙,中午吃“十二红”。孩子们穿虎鞋,用雄黄酒在额头上点“王”字,脖子上系彩线编织的蛋网,下午观看龙舟比赛。
6月6日:民谣:6月6日(镇江话“老”),家家户户红绿相间(绿色镇江话“老”)。
7月7日:俗称“七字节”,人们看巧云,搭七巧板,女儿家穿针讨线。
七月半:城乡居民轮流举行“盂兰盆节”,在街上点燃火焰,在河里点燃灯笼——以纪念他们的祖先。
中秋节:家家户户都想团聚,做糕点,吃月饼。晚上,桌上摆上老荸荠、整根莲藕、石榴、月饼,在塔内烧香拜月。
重阳节:给老人送重阳糕,白天登高(爬金山、南山),晚上喝“重阳酒”,赏菊花与敖(螃蟹) )。
十月朝:农历十月初一为下元节,俗称“十月朝”,人们上坟、祭祖、送寒衣。吃红豆糯米菠菜豆腐汤,民谣:红豆饭豆腐汤,老太太在火箱上吃的。这意味着现在已经进入了巴巴的季节王火。
腊八:每年腊月初八,金山寺、焦山定慧寺都要用大锅熬粥,精选芋头、花生、红枣、白果、莲子、栗子、青菜、豆腐、胡萝卜等,送给忠信的男女。
祭灶:腊月二十三、二十四,“送灶”,搭建剪纸马、竹桥,祭祀灶主:神会说好话,下层世界将会安全。
冬至:又称小年,这一天祭祀祖先,各学堂放假。 “冬天大过年,家家户户都吃汤圆,老师不放假,学生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