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送龙崽”的习俗去哪儿了?
“舞龙”是很多地方流行的娱乐活动,“送龙崽”则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一习俗。江西樟树南部地区,腊月初七首次点燃龙灯,称为“试灯”。 “染子”是用竹条裹上原纸,蘸上植物油制成的。它的特点是燃烧后不易吹灭,而且越舞越燃烧。
“试灯”后,要把龙放入祠堂,以“尊龙”。直到正月初七,“放龙”才开始,即把龙带出来四处游荡。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准备“迎龙”。
今天早上,准备了三件动物祭品,先放在中殿,祭祀天地祖先。rth,然后放在香案中央。晚上,吃完元宵,桌子摆在大厅中央,上面摆着三牲祭品。两边都烧着香和蜡烛,前面放着一个香炉,里面燃烧着杉木。
主人备好烟、茶、水果、鞭炮。龙一到门口,女主人就放鞭炮,男主人就撒烟。号手正在门口吹奏。龙进门,绕桌子走。舞龙者欢呼:“恭喜你发财了!”然后在大厅门口舞龙一会儿。主人要放很多鞭炮,发红包。现在一般都是十几块钱或者两块钱。十块钱,一个正派的人会得到更多。
如果这个家里有人在第一年结婚,就需要“接龙崽”。 A龙一进门,新婚夫妇就用尽全力去拔龙须,把拔下的龙须放在新婚妻子的贴身口袋里,准备怀上“龙崽”。龙的胡须被扯掉也不会受到责备,但它会停在新房门口索要红包。舞龙者索要红包后,将龙代表作为送给新娘的“礼物”。这些礼物都是舞龙者提前准备好的石头和垃圾,必须放在床上和桌子上。
这时,舞龙的人站在房间里,把龙珠放在床上,欢呼道:“新郎新娘,快去睡觉吧,男人善射,女人爱射箭。”喝汤,相亲相爱,小龙崽,全家光荣——恭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