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主要节日有: 泼水节:傣历6月24日至26日(农历4月中旬)举行,持续三至五天。节日清晨,男女老少,沐浴更衣,到佛寺拜佛,即向佛像洒水,洗去灰尘,然后在佛像上泼水。互相消除疾病,消除灾难。后来,便成为以泼水为表演的节日开幕:傣语称“楚瓦”,意为佛出寺。每年傣历12月15日举行闭关节:傣语称“金娃”,意为佛陀入寺。每年在傣历九年十五日(农历七月中旬)举行,为期三个月。巡天坝节:传统节日云南省绿春县马坝地区傣族的传统民间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三举行,为期一天。花街节:又称“热水塘花街节”。这是云南省元江傣族人民的传统民间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举行,持续一天。傣族也过花街节,活动内容与傣族基本相同,但节日定在农历五月初六。禁忌:外地人忌骑马、赶牛、挑担子、披头散发入村;进入傣族竹屋,必须在门外脱鞋,轻步屋内;你不能坐在火坑上或火坑对面。进入主人内室时,不能坐在门槛上;您无法移动三脚架火坑,不能用脚踩火;在家中吹口哨或剪指甲是禁忌;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在枕头上;晾晒衣服时,上衣应在高处晾晒,裤裙应在低处曝晒;进入佛寺要脱鞋,忌触碰小和尚头、佛像、长矛、旗帜、旗帜等一系列佛教圣物。日常饮食习俗 大多数傣族有一日两餐的习惯,以大米、糯米为主食。德宏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傣族主食糯米。通常将其捣碎并立即食用。民间认为,粳米、大米只有现捣熟吃,才能保留原来的色香味。因此,他们不吃隔夜饭或很少吃隔夜饭,他们习惯用手揉米饭。民工经常在野外吃鱼餐,用香蕉叶或米饭拌上一团糯米,配上盐、辣椒、酸猪肉、烧鸡、南米(傣语中的酱料)和苔松。所有配菜、小吃均以酸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野酸果等。我喜欢吃酸菜干。制作方法是将青菜晒干,然后在水中煮沸,加入木瓜,使其味道变酸,然后晒干储存。食用时,在煮蔬菜时加少许或放入汤中。傣族人几乎天天吃这种酸菜。据说傣族之所以常吃酸菜,是因为他们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物,而酸食有助于消化。日常肉类饮食有猪、牛、鸡、鸭等,它们确实不吃或少吃羊肉。生活在内地的傣族喜食狗肉,擅长制作烧鸡、烧鸡。他们还喜欢鱼、虾、蟹、螺、苔藓等水产品。用苔藓做菜是傣族的独特风味。傣族吃的苔藓是春天河里岩石上的苔藓。深绿色是最好的。采摘后,撕成薄片,晒干,用竹篾捆扎备用。烹调时,将厚的用油煎一下,薄的用火烤至酥脆,然后捣碎装入碗中。将沸油倒在上面,然后加盐并混合。用汤圆或腊肉作为蘸料,享受美味。煮鱼时常制成酸鱼或烤成香茅草鱼。另外,制作鱼肉末(即烤鱼,捣成泥,拌入香菜等调料)、鱼冻、烤鱼、白酱鳗鱼吃螃蟹时,通常将螃蟹连壳带肉剁成蟹酱,配米饭吃。傣族人民称这种蟹酱为“蟹南米布”。苦瓜是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日常蔬菜。西双版纳除了苦瓜之外,还有一种苦笋,所以傣味也带有苦味。比较有代表性的苦菜是用牛胆汁等食材烹制的牛皮凉菜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