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美国文化习俗

随意、内敛

欧洲人比较刻板,喜欢拘泥于细节。德国人和英国人在这方面尤其突出。另一方面,美国人在与人打交道时则灵活、随意。几乎每一位英国绅士都知道应该怎样做才能表现出绅士风度。美国人,尽管市场上有大量的礼仪书籍,但在礼仪和习俗上却很少达成一致。除了上流社会的社交场合外,美国的大多数普通民众都已经摆脱了各种不利于人们在社交交往中亲近的等级制度和规定。

美国人的这种对待他人的态度反映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在美国人看来,礼貌规范是人制定的,不应该成为限制人的僵化模式。因此,在美国,没有法庭来规定社交礼仪,也没有上层法院。女孩执行这样的礼节。各种社交礼仪主要是根据人们的自然习惯落实在行动上。

由于美国人对自己的行为约束较少,所以他们在很多方面表现得很随意。他们随意说话、随意穿着、随意吃饭、随意待人。不了解他们的人会认为美国人放纵、粗鲁、不体面。这是美国人的随意习惯。体现在英语的使用上,美国人“use it for me”的态度常常让一些墨守成规的老派文人感到悲哀;而那些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不规则表达方式则让很多语法学家感叹不已。别无选择。对于语言中隐含地表达社会等级概念的词语,美国人常常不屑一顾、忽视。

也可能是美国人不注重规矩戒律,纪律意识比较淡薄,这常常让管理人员头疼。行政官员和执行纪律的人。有一种说法是,英国人认为遵守规则很有趣,而美国人则认为强迫他们遵守某些规则是不尊重甚至侮辱。在美国的党校里,学生纪律松散;在美国家庭,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并不严格;在美国军队中,士兵们因不遵守纪律而臭名昭著。

令人惊讶的是,美国的教育相当成功。大多数美国孩子长大后都会成为好父母和好公民,美国军队偶尔也能赢得战斗。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或许可以这样解释:美国人热爱自由,不想被强行控制。但他们在实际行使自由权利时,仍然受到法律观念的束缚,必须有节制地“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自由”。别致”。

事实上,美国人虽然显得粗心、不尊重事实上,美国人极其崇尚法治。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那样投入如此多的精力来学习法律,也没有哪个国家的律师像美国一样在政治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美国人可以随意使用粗俗语言批评总统和国会,但他们却对最高法院充满敬畏。这或许是美国人在随意交往中保持平衡、在约束中适当放松的最好例子。

个人主义与合作精神

说到个人主义,人们很容易想到贪婪、唯利是图的资产阶级伦理价值观,尤其是像美国这样典型的资本主义民族爱情。 。事实上,英语中的individualism在美国有两种含义。第一个层次是其积极意义,指个人坚持不懈的自我独立、自我奋斗、共同奋斗的精神。掌控自己的命运。这种意义上的个人主义常常与美国人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他是一位勇敢而坚强的拓荒者,迁徙到荒野,与野蛮人为伍。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铺就了成功之路。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充满了创业精神和独特的生命力。第二层是其消极含义,指个人只追求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疯狂索取,贪婪无度。这种意义上的个人主义常常与美国人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他是一个自私的机会主义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个人欲望,不惜一切代价从社会和自然中攫取有用的东西。他们对社会福利和自然环境漠不关心、漠不关心。可以说,个人主义的两种含义是世界内涵不可分割的整体。rd,就像硬币有正反面一样。

从好的角度看,个人主义有利于创业精神的提升。它给予人们机会、自由,鼓励多样性,从而促进和促进美国的工业、农业、科技、教育和娱乐。和体育发展。从不好的角度看,个人主义的无节制扩张,给大自然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也给社会的人际关系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冰霜。在无情的个人主义的竞争和挤压下,很多人要么消沉、灰心,要么人性扭曲、愤世嫉俗。因此,从个人主义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来看,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抑恶扬善,而这也是美国文化中一直没有妥善解决的“难结”。

然而,我感兴趣的是就是美国人虽然个人主义很强,但也非常愿意合作。可以说,除了英国,西语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像美国人一样愿意为了共同的目标自愿联合起来;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一样拥有如此多的私人联合会和如此有效。

在欧洲大陆,建立教堂、学院、医院或慈善机构往往是费时、费力、充满困难的。但在美国,有兴趣的个人或团体可以很容易地建立这样的机构。于是,各种组织纷纷成立——做慈善的组织、兴商的组织、影响政治的组织、收集历史资料的组织、规划未来的组织、研究文化的组织、拥有枪支的组织等等。等等。一件事就足够了。社会上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组织离子:学校里的男孩和女孩、商人和学者、朋友和邻居、老移民和新移民、素食者和酗酒者、集邮者、心脏病患者等都有自己的组织。这一现象说明,人们在追求个性发展的同时,仍然注重群体组织的建设,以保证社会能够有序稳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