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海关:
1.春节习俗:陕西人一进入腊月就忙碌起来:推滚筒压糕面、赶驴磨豆腐、蒸黄馍、做米酒、擀拌面、炸糕,过年的美食一定要在年底前准备好。这里还有一个习俗,过年的时候要给孩子送“枣签”。 “枣拍拍”是用红枣和玉米杆扎成的,上面挂着铜钱,下面挂着鞭炮。它挂在孩子的背上。这是辟邪祈福的吉祥物。在这里,我还看到有人把红线穿在针线活用的“顶针”上,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一种祈福吉祥物,被称为“增龄顶针”。每年再一次,直到十二岁。除夕到了,万事俱备,贴春联,做vin烧炭、挂红灯笼、打扫庭院。制作醋炭是一种独特的习俗,就是把一块烧红的煤放在铁勺上,然后在上面浇上醋。家里各个角落都要进行“醋炭”,寓意驱除邪气。事实上,它是一种科学的杀菌消毒方法。夜幕降临,老人们总是虔诚地烧香烧纸,带着好奇的孙子们磕头。大一点的孩子们正忙着放大炮和灯塔。细心的婆婆在门边放了木炭和冰块,在门后立了一根滚杖和一把斧头。据说这是为了镇压邪灵,这里叫“守岁”。人们在除夕夜总是睡得很晚。一般家中通宵灯火,寓意四季平安、长寿。将一些食物放入锅中称为“按锅”,即“按锅”。这里一年四季都不会缺少食物。

秧歌走年是陕北特有的习俗。春节期间,各村寨都组织秧歌队挨家挨户拜年,这里俗称“秧门子”。秧歌过年的第一步是走庙拜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走家串户拜年。秧歌队每到一户人家,伞头触景,即兴创作歌词祝福主人,如“进门抬头,六孔石窑尽显,五谷丰登,人民将富足,年年太平。”

2。二月初二龙抬头:陕西西安的这一天,通常是奶奶(叔叔家)给侄子(女儿)送爆米花和馒头。)。我妈妈会在前一天炒豆子,为家人准备。七子豆用油和水混合,然后切成小块,然后在油中煎炸。有的地方把花生和豆子一起炒。

3。陕西民歌:陕西民歌是历代汉族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各种艺术形式不断影响、融合、创造、发展和传承的作品。一般来说,陕西民歌按地域和艺术特点可分为陕北民歌、陕南民歌和关中民歌。各地民歌或豪放、或温柔、婉约,形成了陕西丰富的汉族民间艺术。陕西民歌、资阳民歌、蒲城民歌、陕北民歌、镇巴民歌等的代表都包括在内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陕西十大怪事:指出现在关中地区(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等城市)的十大奇特民俗。
面条像裤带
锅盔像锅盖
辣菜
碗盆难分
头戴手帕
遮了半个屋子
女孩子不与外人接触
不坐椅子、蹲起
睡石头
不唱秦腔、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