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全是日耳曼人,还有其他民族。截至2015年,德国总人口为8110万,主要是德国人,还有少量丹麦人和索布人。有外国人721.4万人,占总人口的8.9%,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土耳其人,共161万人。德国民族构成主要包括以下日耳曼部落:德国中部和南部的苏维比族、赫门杜里族、查蒂族和阿勒曼尼族;盎格鲁人、撒克逊人、黄麻人、条顿人、金布里斯人和弗里斯兰人;西部有法兰克人。进入21世纪,德意志民族内部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地方差异。根据方言、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特点,还可区分巴伐利亚人、梅克伦堡人、撒克逊人和黑森人。

其他国家的新年习俗有哪些?

2018年已经到来,但在亚洲,真正过新年的国家其实很少,日本就是其中之一。至于过年习俗,我今天我们来谈谈日本。

日本现在把元旦当作新年,和中国的春节一样隆重。其实,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也过春节,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旧年”;但1872年,明治政府以近代化的名义,以西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并沿用至今。如今在日本,只有部分地区还保留着庆祝新年的习惯,比如和歌山的一些地方。

但即使时间变了,节日的内容还是和春节很相似。

大会日=除夕夜。由于新年移至元旦,除夕夜自然就变成了12月31日。在日本被称为“大惠日”。这也是全家人团聚、吃丰盛年夜饭的时刻。与中国人过年吃饺子不同,日本人吃荞麦面中国农历新年期间。这是从江户时代中期开始形成的传统。之所以一定要吃荞麦面,是因为面条又长又细。除夕夜吃荞麦面,有祈求与家人“长寿”、“天长地久”的意义。而基于这个习俗,就形成了一个俗语,大意是女孩就像圣诞蛋糕,必须在25岁之前处理掉(结婚);男孩子就像荞麦面,三十岁了还不晚(元旦)。

お年玉=压岁钱。在日本,过年还有给孩子们压岁钱的习惯。它是送给孩子和亲戚的孩子的。日语名字是お年玉。

门松=门神 日本虽然对联很多,但过年时并不贴春联。相反,他们提供了门松,其角色类似于中国的门神。因为日本宗教文化中有一位掌管新年兴旺发达的“水德神”。由于年神通常隐居山中、树顶,因此日本人在过年之前,会在门口立一棵松树或悬挂松枝,以示请年神回家。 。

除夕钟声=放鞭炮。除夕之夜,日本各寺庙的钟声都会敲响108下,象征着驱逐108种烦恼。当除夕的钟声响起时,日本人都会静静地坐着聆听。午夜最后的钟声敲响,钟声的寂静意味着新年的到来。

红白歌节=春节联欢晚会:日本的除夕夜,和中国一样,全家人都会聚在一起观看“春晚”——“红白歌大战”。这是一档传统的新年歌唱节目。除夕夜,全年最受欢迎歌手齐聚一堂我将受邀在NHK电视台演出。女歌手在红队,男歌手在白队。红、白两队进行歌唱比赛,由评委会、观众、电视机前的观众投票决定胜负。这部剧的收视率高得惊人,每年收视率几乎都维持在40%以上。

楚野 = 第一香 元旦是日本人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正如中国人喜欢去寺庙上香一样,日本人也喜欢在这一天去参拜神社。一是感谢上天在过去一年的恩赐,二是祈求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平安。不过,与中国人痴迷于烧香不同的是,只要1月1日到3日,日本人就将其视为初来乍到。

同时,日本人过年时也会打扫卫生、贴剪纸、互相问候、送新年车ds、吃代表祝福的河豚(谐音关系)等等。尤其是全家人围坐在火边,吃荞麦面,看红白歌音乐会的场景。是不是和我们现在过春节的场景很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