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梭人是元代蒙古军队南征时期居住在云南、四川边境地区的蒙古人。因此,他们属于蒙古族,而不是纳西族的一个分支。

摩梭人的风俗习惯颇为特殊。摩梭家族成员的血统是按母系计算的。这里没有祖父、父亲或丈夫的头衔。男子的身份是叔叔、叔叔。孩子出生后,由母亲和叔叔抚养长大。摩梭人没有姓氏。他们的姓氏只跟随母亲。受母系家庭的影响,这里的姓氏大多含有“母”字:“拉木”——母老虎、“一味”——牛、“特味”——母羊、“牙味”——母鸡……

按照摩梭人的传统,家庭成员的劳动收入和个人副业收入都必须交给父母,父母将然后根据每个人的需要分配现金和物资。当然,当男人需要给阿朱买东西的时候,通常只要告诉姐姐或者妈妈就可以买到。

有趣的是,摩梭人家庭的财产并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而是整个家庭的公共财产。例如,如果你的家人购买了漂亮的衣服和头带,那么家里的任何一个姐妹都可以在外出街上或拜访亲戚朋友时佩戴它们。

这种古朴的习俗也体现在全家人一日三餐的吃法上。吃饭时,全家人照常围坐在火坑旁,由一家之主按年龄顺序给每人盛一碗饭、一碗菜。他们接过食物,安静地吃着,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也没有因为太少而争论。平等分享食物的规则只是春节期间的例外——在过年期间每天吃团圆饭,主妇围着火坑摆上丰盛的饭菜,大家围坐在火边,各取所需,不分享。此外,按照尊老爱幼的传统,对老人和孩子都会给予照顾。例如,杀鸡后,父母分享食物时,往往会把胸肉分给孩子和老人。对于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来说,全家人都会给他吃好穿好。

摩梭人的财产是通过母系继承的。在父母去世之前,她会将各个仓库和柜子的钥匙交给她选择的新父母,由他们承担家庭的责任。在摩梭人眼中,母系家庭的生活质量并不取决于劳动的多少和收入的多少,而是取决于父母的管理水平。因此,父母在选择继承人时,并不关心是否是自己的孩子还是姐妹的孩子,但要选择姐妹中聪明、能干、善良、善于交际的孩子。而且,父母在确定了接班人后,一般都会对她进行培养,让她尊老爱幼,说话和善,善于谋划,省钱省粮,让她出去办事情,增长才干。以便她将来能够接手这份工作。一套你自己的钥匙。

因为女人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地有句俗话,“女重男轻,女儿为根”。在这里,拥有女儿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如果没有女儿,这意味着家里失去了继承人,必须收养一个养女来养家糊口。收养前,必须得到所有家庭成员的同意,然后才能带礼物到女孩多的家里。 法院向法院索要养女。如果对方同意,就必须择吉日举行祭祖仪式,报告家庭新成员的增加,并给她重新命名。仪式结束后,全家摆宴庆祝。成年后,她可以担任父母,负责所有家庭事务和各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