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庆祝、清明纪念、端午节纪念、七夕节忠义、中秋团圆、重阳节敬老……这些中国传统节日我们每年都会庆祝,但你有多少呢?了解其中的故事和内涵吗?



春节、元宵节


"鞭炮声响岁尾,春风送暖屠苏。”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俗称“元旦”。它起源于殷商初期的祭神祭祖活动。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到腊月三十,人们都会除旧布新、添置年货、添新衣新帽等,在节前贴春联。 ,挂年画,放祝福语在门上唱字。除夕之夜,全家人一起熬夜看年夜饭,一起喝酒,享受天伦之乐。


从大年初一开始,人们就穿上节日盛装,给长辈拜年、拜寿,给长辈压岁钱。孩子们,吃年夜饭;从初二、初三开始,人们就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参加祭祖等活动。这期间,舞狮、耍龙灯、逛花市、庙会等习俗也穿插其中,热闹非凡。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


元宵节,又称元宵节、元宵节、元宵节,是地球运转的夜晚。回到春天。人们庆祝这一天,也是庆祝新年的延续。司马迁创制《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加繁荣。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晚上吃汤圆、看灯。元宵节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从除夕夜开始的庆祝活动又达到了一个高潮,成为代代相传的习俗。



清明节


《清明节》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死欲生,请问饭馆在哪里?牧童指的是杏花村。一提到清明节,人们自然会想到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诗。


起初,清明节只是代表节气。随着历史的变迁,清明节在宋元时期形成了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古代寒食节习俗与上巳节踏青等活动结合起来的传统节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清明节是纪念祖先和已故亲人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并伴有踏青、植树等活动。这个节日体现了饮水思源、团结民族、欢度春节、锻炼身体、关爱自然的意义。



端午节


“五彩”新丝粽包角,菖蒲酒,美丽、纯洁、尊重。”来回从欧阳修的《渔翁得意》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代端午节有丰富的活动。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午节、浴兰节等,每年正月初五庆祝。农历五月初五,起源于中国古代。最初是为了驱除瘟神,在夏季祭祀。 端午节,相传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龙节期间投汨罗江自杀。划船节。后来,人们又把端午节当作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把端午节当作纪念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的节日。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草、艾叶、吸白术、当归、喝雄黄酒等习俗。由于不同各地饮食习惯不同,吃粽子也形成了南北风味。口味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大类。赛龙舟是多人集体划桨的比赛。赛龙舟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收龙等几个环节。悬挂的菖蒲、艾草和艾叶据说可以驱邪、祛病。


端午节自2008年起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这一民俗经国务院批准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七夕节


什么时候到来到了七夕节,很多人都会想起秦观的话:“情若长久,岂能日夜长久。”


七夕节是农历七月初七。它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浪漫的节日。七夕节,又称七夕节、女儿节,是女孩们祈求织女聪明、生活幸福的日子。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了已婚男女之间永不分离、白头偕老的情感。他们恪守的是双方爱情的承诺。


七夕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七夕节期间,用于判定乞丐熟练程度的“占卜”方法主要有“穿针乞巧”、“穿针乞巧”、“穿针月”等方法。 。据说,之所以要晒书、晒衣服,是因为7月7日,天门开,阳光强烈。这一天是龙王的“晒日”。人们常常在这一天晒衣服和被子,以预防蛀虫。学者们也经常在这里闲逛。一日之内曝光书籍。为了祭祀织女,妇女们在月光下摆起桌子,桌上摆上茶、酒、水果、五种种子等祭品。大家围坐在桌子旁,面朝织女星座,吃着花生瓜子,默默念诵着自己的祝福。担心。



中秋节


“看升明月,低头思故乡。”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源于人们对月亮的崇拜。古人通过长期观察认为,月亮的运行与农业生产和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崇拜拜月已成为祈求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祭祀活动。自北魏、隋唐以来,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仪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在崇拜月亮的同时,也养成了赏月的习俗。


“海上明月升起,天涯海角共享这一刻。”团结、团圆、庆丰收是中秋节的主题。因此,中秋节也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月圆,象征团圆。人们祭月、赏月、拜月、对月饮酒,庆贺美好生活,与家人团聚,实现社会和谐、民族团结、民族团结。


中秋赏月吃月饼“中秋节”是中国各地庆祝中秋节的必备习俗,象征着合家团圆,表达对彼此的思念。此外,还有燃灯、观潮等习俗。



重阳节


《姚氏》兄弟登高处,遍植山茱萸树,缺一人。”说起重阳节,我们很容易想到王伟的《9月9日缅怀山东兄弟》。


重阳节是指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俗称“爬山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1989年,我国将农历9月9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成为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登高赏秋感恩感恩关爱老人是今天重阳节活动的两大主题。


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戴山茱萸、祭神拜祖、饮酒宴饮等习俗以祈求长寿。金秋九月,天高气爽。在这个季节登高望远,可以达到心旷神怡、强身健体、祛病健身的目的。同时,人们认为九月初九也是不吉利的一天,人们喜欢佩戴山茱萸来辟邪、求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