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然神的崇拜主要源于古代。在原始人眼中,有强大的自然物体,如日、月、星、山、木、石、鸟、兽、虫、鱼等;风、雨、雷、闪​​电、霓虹云等神秘的自然力量;都具有至高无上的灵性,往往能够主宰人们的命运,改变人们的生活。生活。因此,当人们无法征服、无法理解它们时,就别无选择,只能将它们当作活神来崇拜。这种原始的宗教信仰和活动被称为自然崇拜。潮汕人的崇拜对象中,不少是自然崇拜的残余。

在古代,崇拜太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宗教现象。太阳照耀大地,给人光明,让万物生长。一旦没有太阳,天就黑了,地就黑了,世界就黑暗了。因此,在原始人的眼中,太阳有着无比的神秘。危险的力量,所以他们对它感到敬畏。潮汕人至今仍将太阳视为崇拜的对象,并把每年的3月19日定为太阳神的圣诞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祀面条和红糖。

月神也是自然崇拜的对象。祭祀月神的最隆重的仪式是中秋节。八月中秋节前,家家户户的主妇都忙着用糯米粉和糖制作月饼,或用花生、白糖、麦芽糖等制作桃形的“滴豆桃”或方形的“滴豆方”。 ..当晚,玉兔升起时,人们会在院子里摆上供桌。农村人也会到地里去取两根甘蔗,在供桌上搭一个拱门。一般拜月仪式由家庭主妇主持,男子不拜月。因为人属阳,月亮属阴,阳不祭阴。或害怕碰撞。妇女拜月时,先烧香祈祷,然后取两杯用竹子或木头制成的茭白,扔在地上。如果两边都是尾巴,那就是“笑杯”;如果两面都是头像,那就是“稳杯”,两者都不吉利。若一正一反,则为“圣杯”,是吉兆,表明祈祷的内容。可以实现。孩子们总喜欢把书包、崭新的课本和作业本、铅笔放在神台上,祈求聪明读书。

星星,在潮汕人的眼里,一颗星星就代表着地球上的一个人。当一个人去世时,代表该人的星星也会掉落。因此,每当人们看到流星坠落时,总会说:“又有人死了。”

崇拜风雨雷电之神。在原始人的心目中,人们对风、雨、雷等自然现象抱有极大的尊重。和闪电。我感到不可理解,觉得这一切一定是有神在操纵。尤其是雷电。当闪电划破长空,雷霆轰鸣震动大地的时候,连现在的人都忍不住心惊胆战,更何况是古人。当人们看到:随着一声巨响,连参天古树都会劈成两半,连坚固的房屋都会倒塌,连茂密的森林都会熊熊燃烧……于是,人们就发现了雷霆的“神通”。闪电是不可估量的。现今的潮汕人仍视雷电为神秘之神,尊其为雷神。人们相信雷公专司世间善恶。凡是多作恶的,都会受到雷公的惩罚。

土地崇拜起源于远古时期。土地长出五谷,万民赖以生存。因此,人们对土地充满感激之情。 “无论地球在哪里,每个人都依赖它,所以我建议(蔡邕《学说》)过去,土地神被称为社神,她是五土地的主神。潮汕人历来有祭祀土地的习俗。据嘉庆版《澄海县志》记载:社日,县令带领属下官员,敲着鼓乐,到东门城郊迎接土牛。将土牛打碎,称为“鞭泉”。人们把土牛的碎片收集起来放在床上,说可以镇邪。这里有人们在社交日子里的一些活动,这些活动体现了人们的崇拜不过,这些方法现在已经被时代淘汰了,现有的方法是:每年农历6月26日,是土地公的圣诞节,这一天,每家农户都要准备动物祭祀。而且每逢农忙季节,农民们收割播种的时候,也不忘带上一些祭品放在田里,烧香祈福。住在山里的人们相信,土地神可能附着在一些古树上。因此,这些树往往受到极大的尊重,有人用三块石头建造一座临时土庙。因此,这里就成了大地神的所在地。上山的人不准在土地公面前小便,男女不准在那里发生性行为,以免亵渎土地公,得罪土地公。

潮汕人在10月15日还有祭祀谷神的活动。在一些农村地区,还建有五谷神的庙宇。神像赤身裸体,下半身只绑着树叶或兽皮。 。这一天,农民们将新收割的稻米磨成粉,然后制成杆子、篮子等形状的物品。天晴时,它们被挑到田头祭祀。这一习俗也与土地崇拜密切相关。

在潮汕地区,人们把一些古树,特别是那些生长在村庄、巷弄里的古树视为神灵。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这些古树要么有树魂,要么附有其他神灵。因此,在树下建庙,称“树野宫”,更为庄严。因此,每年祭祀神鬼时,都要到“树业宫”祭祀,甚至在宫前搭起戏台,为树业表演。简单来说,用一块红薯当香炉,就可以祭祀了。这种树不准攀爬、不准折断,更不准砍伐。否则,整个村子都会遭殃。

关于鸟类,在潮汕:鸟儿、喜鹊、燕子、乌鸦,都带有几分崇拜色彩。喜鹊也被称为“客鸟”,据说是带来好消息的鸟。因此,每当人们听到喜鹊的叫声,总是充满喜悦。燕子也是吉祥之鸟。每年二三月,花红草绿,春燕剪柳。这个季节它们常南飞,喜欢在别人家的屋檐下或厅堂里筑巢。在潮汕人眼中,燕子入户被视为家庭吉祥的征兆。因此,人们不但不打扰它们,甚至还为它们提供方便。即使每天都要清理它们的粪便,我还是很享受。至于乌鸦,和其他地区一样,潮汕人也将其视为不吉利之物。就连猎人也不敢惹它,生怕酿成大祸。

值得一提的是,潮汕人盛行拜蛇的习俗。清代吴振芳的《岭南杂记》中,有潮州人祭蛇的记载:“潮州有蛇神,其像南侧有冠,尊为右天帝。龛内皆是石头,若想见,得在庙里讲经,出来绕鼎一圈,或倒挂在梁椽上,或用竹竿撑着……它蜿蜒盘旋,不吓人,也不蛰人,长约三尺,翠绿可爱,闻之,来自婺州,尤敬之。”

潮州地方文学中,可以看到很多关于蛇崇拜的记载。 《潮州府志》卷十五《青龙寺》一文载:

“寺过城南堤,汉水奔流,神灵响应。常有灵物”。米蜿蜒于龛与香案之间,色青,谓之青龙。”又说:“潮州人见青龙来,常说神降临,虔诚。不敢温暖庙下愚民。”《海阳县志》卷七《风俗》引黄肇《潮州神弦歌·青龙神》:“兽皮烟熏正午日光,蜥蜴走”向天空祈雨。城南堤上挤满了仕女,以咒香为云蒸花之基。谁敢侮辱蜿蜒的青龙,潮州人的神号叫若玉……”

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在清代,潮汕人崇拜青蛇,青蛇已成为一种信仰。

潮汕人崇拜青蛇的时间并无确切记载,但从文字资料中得知,拜蛇的习俗自宋明以来就有了。

《浙江通志》记载:“申藻,字慈中,缙云人,政和进士。及。潮时,有寒山神,须受之。”男女祭祀。涨潮时,他的庙被烧毁,毁掉雕像,捉住巨蛇并杀死它,凶猛的祭祀就熄灭了。”顺治《潮州府志》也记载:“宋时,胡英为粤经略使,潮州僧寺有大蛇,前后百官皆信之。前卫入国,人以为未成,有大旱,乃不敬蛇,后卫无奈成燕,蛇蛇出,卫大惊。突然死了。英突然死了。当他到达时广州,他听说了发生的事情。他到了潮州,命僧人捉蛇。到的时候,它有柱子那么大,呈黑色,放在栏杆上。应灵道:“你有神灵,三天后就会看到奇怪的事情发生。三天之后,你就没有神了。”到了时候,他愚如蛇,于是杀了他,毁了他的庙,得罪了僧人。”

《宁国府志》记载:“太平人陈全。他被任命为潮州府太守,城外大石下出现妖怪,年年祭祀百姓,一怒之下,柴石旁起火,石裂,杀了一个巨人。 ”

南宋绍兴年间,沉藻被任命为潮州刺史,咸淳年间,胡英被任命为广东经济使。的南宋时期,陈全在明正统年间被任命为潮州昭谟。可见,宋明时期,潮汕人就已经崇拜蛇神。 。

潮汕现在已经没有这么大规模的蛇崇拜活动了。不过,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尤其是一些靠近山区的农村,蛇还是很受尊重的。大多数潮汕人特别喜爱蜥蜴和壁虎,认为蜥蜴就是观音。壁虎是妈妈的宠物,壁虎是灶神的使者,所以不能打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