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调研中,我了解到一些干部群众分不清宗教和民族习俗的区别。例如,斋戒和做礼拜本来是伊斯兰教的义务,但有些人说这是民族习俗。对于年轻人留大胡子、女性戴面纱,有的说这是民族风俗,有的说这是伊斯兰教的教义和规矩,甚至有的说如果不留胡子或者不遮盖自己的脸,面纱,你不是穆斯林。上述问题社会上讨论较多,认识不统一,也带来了不稳定因素。显然,有必要明辨是非,对这些问题有统一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和民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宗教和民族不能划等号。一个民族的人民可以信仰不同的宗教。例如,汉族中就有信仰佛教、基督教的人。、天主教、道教,以及不信教的人。不同民族可以信仰同一宗教。例如,伊斯兰教有10个国家的人民信仰。因此,宗教并不是一个民族的特征之一。宗教与民族风俗习惯不同,党和国家对宗教的法律政策与民族风俗习惯也不同。在宗教方面,党和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公民宗教信仰的合法权益;对于民族风俗习惯,党和国家的法律政策是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在宗教工作方面,有《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和政策;在民族工作方面,有《民族地区条例》等法律和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自治法》和共同团结进步、共同发展繁荣的主题。一般来说,民族风俗习惯是由自然环境、历史条件、经济发展等因素造成的。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条件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变化,民族风俗习惯也有所不同。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信徒的精神生活和世俗生活具有规范作用。对于信仰伊斯兰教的普通民众来说,斋戒和拜拜是宗教义务,履行宗教义务。宗教义务是穆斯林的基本义务,当然,随着现代化和生活世俗化的发展,很多穆斯林不再履行这些义务,有的认为只要心里相信就够了。维吾尔族长辈们,在哈密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年轻人留大胡子的习俗,只有老年人才有大胡子。只有当了祖父之后才能留胡子。历史上,哈密维吾尔族妇女没有戴头纱的习俗,只穿裙子。哈密​​宗教界人士也表示,哈密维吾尔族信仰的伊斯兰教逊尼派哈乃斐派是温和派。在伊斯兰教中,留胡子是圣行,年轻人可能会留胡子,也可能不会留胡子。同时,伊斯兰教只教导女性应该遮盖自己可耻的身体,而脸并不是可耻的身体。可见,青年男子留大胡子、妇女戴面纱既不是哈密维吾尔族的习俗,也不是伊斯兰教的教义和规定。如果一个人不留胡子或不戴面纱就不是穆斯林的想法根本站不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