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春节习俗是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中几千年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文化。

春节习俗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彰显了中国人民独特的文化认同。它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以至于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你身在海外,无论你担任什么重要职务,在春节到来的时候,你一定要遵循这些习俗,才能安心,无忧无虑。例外。

我的家人在北方。北方农村特有的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在我家也没有落下。

虽然现在这些习俗已经被淡化,有的甚至已经消失,但在原有的历史条件下,这些习俗承载着人们与贫困的斗争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看来越虔诚的人就越虔诚。幻影s。

1

每年腊八,奶奶都会腌腊八蒜,煮腊八粥。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我妈妈仍然保持着。

将去皮的大蒜放入罐子中,倒入醋,淹没蒜瓣。除夕吃饺子的时候就会用到。

醋由于加入了大蒜而具有独特的气味,给味蕾带来不同于平常生活的体验。由于添加了腊八醋,年夜饭的饺子比平时的饺子味道更好。 ,更加不一样的幸福感。

腊八粥一定要煮开。有时候豆子不是那么完整,但是豆子有好几种,尽量让豆子丰富一些。煮出来的腊八粥又粘又稠,加点糖味道更好。

那时候,只有最有眼光的家庭才会做腊八粥。看来谁做腊八粥,谁就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富裕程度和家庭地位。

2

记得小时候,腊月二十三,奶奶就开始祭灶神。她会清洁和擦拭炉子顶部和底部周围的区域,然后将其贴在炉子旁边。墙上的旧灶王爷画被撕下来扔进灶里烧掉,然后贴上新的肖像。

奶奶在做这一套工作时,有时会说几句话,说明这一年灶王爷对我一家人照顾得很好。感谢灶神,希望他来年更加照顾我。

奶奶的态度很虔诚。她的心中,灶神真的出现了。

现在想来,奶奶这辈子都是在为衣食操心了。在她最穷的时候,她还带着我父亲去她父母那里住了几年,这样她就可以得到父母的帮助渡过难关。他遇到困难。

当人们无法从现实中得到精神支撑时,往往会将希望寄托在超自然的力量上。所以,我完全能够理解她的虔诚。

3

“腊月二十四,掸屋扫屋。”这一天,全家人都会把每个角落打扫干净,仿佛要抹去这一年的霉运。赶走。

那时候还没有墙漆,奶奶就把面粉煮成糊,放在盆里。然后她会把旧报纸和书摊开,涂上浆糊,一张一张地贴在墙上。优越的。

现在看来,满屋子都是我家的报纸,也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知识的氛围,因为我妈妈是老师,有知识,只有我家有报纸和书籍。所以,这样的装饰很符合我家的文化氛围。

学会读书后,有时我可以躺在床上我歪着头读着报纸上的文字。有时我什至可以读一个故事。如果我有不懂的单词,我可以随时寻求帮助。大人不仅可以美化房子,还可以学习知识,所以把房子扫干净贴在墙上,就有一石二鸟的作用。

4

然后就是一整天的炸丸子、炸鱼、炸肉、炸藕盒、炸茄子盒。家家户户都要炸,满满一大碗。

接下来我们就期待重头戏——年夜饭了。每年的年夜饭是最重要的。

年夜饭是什么?

年夜饭是除夕夜全家人坐在一起辞旧迎新的团圆饭。甚至可以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吃完这顿饭,全家人熬夜迎接新年。

>

每年除夕夜,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无论工作还是上学,都会赶回家,只为吃一顿美味的年夜饭。

年夜饭也是最美味的一顿饭,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家庭主妇们才大显身手。

以前平日里舍不得吃的鸡鸭鱼鱼,这个时候都被端出来了。这几天炒的有炸藕盒、茄子盒、酥肉、小鱼、民间风味浓郁的年糕、各种彩色面条。一切都摆在桌面上了。

5

吃完年夜饭,我们要熬夜,孩子们在院子里放鞭炮,奶奶和妈妈包明天早上的饺子。

饺子里还要包糖,寓意来年“甜蜜”,饺子里还要包硬币,寓意来年“发财”……还有是无数的创意想法,全都放在你的心里。全家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第二天早上,三四点左右,我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

谁放的鞭炮多,声音大,说明这个家庭家世雄厚,人丁兴旺。

6

早上吃完饺子、放鞭炮后,男人们就开始拜年了,先到主家,再到村里,基本覆盖了大部分直到午饭时间才回来。

当时拜年的时候,我真的是跪下来磕头了。我奶奶是一位老人,村里几乎所有的男人都来给她磕头。

有人叫阿姨,有人叫老阿姨,有人叫二姨,有人叫二奶奶,有人叫老太太。纷纷跪倒在地当他们进屋时,喊道:“奶奶。”他高兴地向他们打招呼,并说了一些美好的祝福的话。

小时候,我见过这种大家跪下呼啦啦的场景。我觉得非常壮观。但农村的习俗是只有已婚妇女才能拜年,女孩子不必拜年。所以,还是省去自己跪着的麻烦。

7

从初二开始就可以去结婚了,是我奶奶、叔叔、阿姨一家,七姨八姨,一个都没有少。 。他们带着手工包子、花卷和小吃,一一走来走去,以示亲密。

对于嫁到外村的姑娘来说,无论结婚多少年,多大年纪,有娘家的人来拜年,都是一件体面的事情。问候,她一定会受到很好的款待。

<亲戚多了,就会有分工。谁去大姨家,谁就去二姨家。我深深地记得,奶奶送我和妈妈去二姨家拜年。二姨很高兴,很好地招待了我们,对我表现出了无尽的爱。

大年初二,新儿媳妇也回娘家了。这一天也成为出嫁姑娘最期待的日子。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所有亲戚都被探望完毕。

此外,正月十五还要点灯笼、舞龙灯、舞狮,一次次将对来年的期盼无限放大。

新年要到正月才算结束,所以整个正月都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之中。

结论

当今,春节习俗经历了重视到不重视到重视的过程。春节习俗现在已经开始受到重视,因为它们也是古老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可以继承和延续自己的文化。

有人说:“一个失去了文化基础的民族是一个肤浅的民族,一个失去了历史遗迹和记忆的城市是一个悲伤的城市。”

这充分展现了传统民俗文化记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和历史的足迹。更重要的是,传统民间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一旦丢失就难以挽回。

传统文化一旦消亡,就会大大削弱民族的凝聚力。

那么,如何遵循开放与保护并重、传统与现代兼容、开发与保护并存、互动互动的原则经济与文化的传承是当今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你觉得怎么样?

我是林少言,一个三观比五感更正的程序员。跟我来,我给你好好看看,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