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老的清明节习俗。摇摆,就是拉着绳子移动的意思。它有着非常古老的历史。初名千秋,后为避讳改为摇摆。古代的秋千多是用树枝做成的,上面系上彩色丝带。后来逐渐发展成有两根绳子和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仍深受人们尤其是儿童的喜爱。
踏青
又称春游。古称探春、寻春等。 四月清明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处处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好时节。中国人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清明节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节植树
清明节前后,春日照,春雨落。幸存者栽植树苗成活率高,生长快。因此,我国自古就有清明节植树的习惯。有人也称清明节为“植树节”。植树造林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扩展信息: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兴庆节,时值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既有自然内涵,也有文化内涵。它既是一个自然节气,又是一个传统节日。清明节是春节的传统重大节日。扫墓、祭祖、缅怀先人一直是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神。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祖敬业、慎思未来的人文精神。清明节不仅是一个扫墓祭祖的庄严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外出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