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农村地区办丧事的习俗比较粗俗。你怎么认为?
近段时间,特别是在农村,葬礼上经常会邀请舞蹈团等低俗表演,普通老百姓也喜欢这种表演。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精神文明建设缺失。大家并不觉得这样的表演庸俗,反而觉得很有趣。
二是近年来,农村人居条件逐步改善。加之封建旧思想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农村滋长,各种腐败堕落的思想残余出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不够丰富,尚未在农村迅速传播。低俗表演在农村仍有生存空间。
三是监管打击力度不够。很多地方忽视了农村工作,不愿意插手农村事务。监管不严够严厉的,而且很少严厉打击“黄赌毒”文化。目前,扫黄打非工作还存在不少盲点和死角。
改掉这个坏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建设农村娱乐设施,创造更多供群众休闲娱乐的场所,让群众有“玩”的地方,让群众学会“玩”。让老百姓从思想上认识到这种行为是低俗的,自觉抵制,这样这种色情文化就会失去市场。
农村有哪些风俗习惯消失了?感谢悟空的邀请。
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观念的更新,很多延续多年的习俗都消失了。其中一些习俗因不再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而消失了。有的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而被有意识地抛弃。不管它为什么消失,作为一个来自那个时代的人,我仍然对那些习俗充满怀念。
我记得小时候(半个世纪前)庆祝农历新年。新年的第一天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天。午夜刚过,我就跟着大人们去给家里的长辈拜年。那时候给长辈拜年,可不像现在跟爷爷奶奶打招呼,给他们一两百的红包。事情没那么简单。你得举止端正,跪下要很严肃,磕头要很标准。如果不按标准磕头,还得再磕头。经常在一旁逗你笑的小兄弟。这个规矩想必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但在这里早已改为口头表达了。
过去,在清明节,家家户户都会架起简易的秋千,亲朋好友东玩西玩,热闹非凡。村里还会派几个熟练工人搭起一个高秋千,一般有八九米高。那时候,年轻人整天围着秋千玩耍,气氛比今天清明节热闹得多。可惜这种秋千在大包裹之后就消失了。
在农村,还有很多传统习俗已经消失,只能从记忆中寻找。社会在快速发展,一些旧习俗消失了,但许多新事物出现了。新旧交替,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虽然有留恋,但也不必悲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