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县是一个多民族分散县。 2004年底,全县总人口100.2万人,其中土家族、回族、藏族、苗族、满族、水族、布依族、仡佬族等23个少数民族15000余人,占总人口的10%县内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1.7%。全县现有云雾、龙桥、长安3个土家族乡,总面积393.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9%。总人口31483人,其中少数民族12560人,占民族乡总人口的10%。 40%。三个民族乡均分布在江南地区,位于七曜山余脉和天坑地缝风景区沿线,平均海拔1600米。是典型的高山山地和喀斯特地貌。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旅游胜地有“奉节屋顶”之称的猫儿梁、龙洞、金银洞、龙桥河、长安猫草坝等;拥有硫、铁、铂等10多种矿产资源;浑浊的土壤中还发现了剑齿象、双角犀等14万年前的古代脊椎动物化石,以及旧石器时代的工具和乐器。这在考古史上是罕见的。民族风情浓郁,有以摆手舞、割草锣鼓等为代表的土家文化。最典型的。奉节县也是重庆市宗教工作重点县。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有。奉节人一年中最重视的三个节日是: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春节:中国人民举国欢庆、阖家团圆的日子。出国留学,人们都这样做生意人会孜孜不倦地工作,千里迢迢赶回家乡,一起过节。扫灰尘,贴门神,贴春联,倒福字,买年货,装饰屋子内外的门。除夕夜主要有三项活动:吃团圆饭、祭祀、熬夜。除夕夜是最热闹的夜晚。除夕之夜,一桌子丰盛的年菜摆满了,全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吃团圆饭。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农历正月初一)相连。人们必须摆脱旧的,开始新的。意味着来年除掉旧的一年,代之以新的一年。这是农历全年的最后一个晚上。因此,期间的活动这个时期以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看春晚,吃饺子,放鞭炮,玩到深夜就叫熬夜。拜年:中国传统民俗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互相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一般来说,它是从家里开始的。大年初一早上,晚辈起床后,首先要向长辈拜年,祝愿他们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拜完后,要把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辟邪,因为“年”与“闹”谐音,所以年轻一辈收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安度过人生的第一年。支付N后在家给长辈拜年,出门拜年,人们也要面带微笑地互相打招呼。还要互相说吉祥如意、四时吉祥、新年快乐等吉祥话。邻居、亲朋好友也互相登门拜年或请酒招待。 。拜年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在古代,拜年和拜年是有区别的:拜年是给长辈磕头;拜年是给长辈磕头;拜年是给长辈拜年。拜年是同辈之间互相祝贺的意思。现在,在一些机关、剧团、企业、学校,大家聚集在一起,互相见面、互相祝贺,称之为集体崇拜。登高:节日人们在节日期间永远不会忘记死去的祖先,春节也不例外。人们提供食物或食物降低表达自己的感受。春节期间,全家人经常到乡下祭拜已故祖先的坟墓,清除坟墓上的杂草,培土,挂坟花车,放鞭炮,烧香,烧纸钱,磕头。 ,送我相思,祈福。回娘家:出嫁的女儿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娘家拜年。奉节人有句俗话:初一不出门,初二回娘家,三四回公公。农历月。中秋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此时正值深秋,故称中秋节。这个夜晚,当人们仰望天上的明月时,自然盼望着家人团聚s。远离家乡的游子也以此来表达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因此,中秋节也被称为“团圆节”。这也是我国继春节之后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赏月、吃月饼是家人团聚不可缺少的习俗。人们饮酒庆祝美好生活,与家人“共赏月色”。月饼是中华民族的特色食品。它们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品种多样。家家户户都会互相赠送月饼。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和丈夫一起回娘家给她们送月饼,这就是“吃”。 “触秋节”:奉节节也有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节的晚上,人们都会自觉地出去偷蔬菜、水果等,以便业主可以挨骂。d它们,预示着来年好运。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端的意思是“开始”、“开始”。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吃粽子、花卷、咸蛋,赛龙舟,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据说农历五月初五是小端午节,十五是大端午节,二十五是未完端午节。经常举办盛大的龙舟比赛,几乎奉节人都来参加。孩子们穿着新衣,吃着咸蛋,额头上画着雄黄酒写的“王”字,脖子上挂着五色丝线包着或布做的“菱角”。艾叶酿小猴es.粽子的制作方法是将竹叶洗净,煮至软,淘出糯米,包成三角锥,用绳子扎起来,连成绳子。一般都是白糯米,比较讲究的还有包上培根丁或者放进去。蜜饯或枣子。粽子也是亲朋好友之间互相赠送的礼物。未婚和已婚的女婿过节,都要准备粽子、花卷、咸蛋等礼物去岳父家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