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过年习俗

孩子们,别贪心,
腊八节过后,就是过年了。
腊八粥,再过几天,就二十三了。
二十三、粘瓜;
二十四、大扫除日;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白肉;
二十七、宰杀公鸡;
二十八,做面条;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岁熬夜;
元旦扭一下按钮。

北京人常把“福”字倒贴在门上、衣柜上、水箱上,寓意福气已到。北京人在内院张贴“抬头看幸福”、屋外张贴“走出去看幸福”、院内张贴“全院光明”等迎春标语。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对于北京人来说,除夕夜必不可少的,也是o 一年中最丰盛的晚餐。除夕夜,吃年夜饭时,荤素搭配。有冷盘,有大菜,有让人垂涎欲滴的菜肴。冷肉包括冷炖猪、冷羊肉、冷炖鸡、冷鸭。大的有:红烧肉、红烧肉、肉丝米线、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菜一般有豆腐、青菜、螺食、腌菜和佛手等,主食多以肉类和蔬菜为主。

北京人在除夕和正月初一吃饺子,意思是“更岁饺子”。他们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的形状,并在饺子里放上糖、铜钱、花生、枣子、栗子等。比如,吃糖,就意味着以后的生活会很甜蜜;吃铜钱,说明你有钱花;吃铜钱,说明你有钱花。吃花生就意味着长寿,因为花生又被称为长寿果。果实;吃枣子、栗子,就是早生的意思...

大年初一到初五,北京人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待客,送礼、逛庙会、参观工厂。大年初五,北京人称之为“破屋”,人们“送穷”,商贾“开市”(大年初六正式开市)。大年初五,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称为“捏小人嘴”,意思是一年之内不再做“小人”。北京人要到正月十五才过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