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食俗:年夜饭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北方人离不开饺子,南方人离不开年糕。饺子形状如元宝,年糕同音“年高”,都是吉祥如意、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年夜饭的饺子各有特色:北京人看重颜值,肉多菜少;天津人喜欢拌水馅;东北人把肉剁碎,泡在汤里,然后包起来。吃年糕也不同:北方人习惯做白年糕,塞北城乡做黄年糕,江南的河流磨年糕,西南少数民族吃糯米糕,台湾同胞吃红甲鱼糕。
吃年夜饭是最热闹、最幸福的时刻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除夕。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年菜,全家人团聚。围坐在餐桌旁,一起吃团圆饭,心里的满足感真是难以形容。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的美味佳肴,还享受着欢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凉盆、热炒菜、小吃。一般来说,有两件事是不可缺少的,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腾,热气腾腾,温热闷热,预示着红火;鱼与鱼谐音,象征着年年吉祥、丰年富足。还有萝卜,俗称白菜,用来祈求好运;龙虾、炸鱼等油炸食品是用来祝愿家庭兴旺发达,就像大火烧油一样。最后的部分通常是甜品,祝愿你以后的生活甜蜜。在这一天,即使你不知道怎么喝,可以喝一点。古代过年喝酒,非常注重酒的品质。有些酒已经买不到了,只留下许多感人的酒名,如酒、兰味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等。
:苏州人喜欢选择有名气、吉祥的蔬菜;上海人除夕夜一定要上一盘“蛋角”;绍兴人除夕夜要吃一碗“冻肉”。大多数地方的年夜菜都少不了一条“全鱼”,但千万不能用筷子来表示“年年有余”;有些地方的菜肴只是简单地放在木雕鱼上。
著名的年夜饭有很多,南北各有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特色等。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寓意“更岁饺子”(更岁饺子),新旧的过渡。而且因为白面饺子的形状像银元宝,所以端上桌就象征着新的一年发财,元宝滚滚而来。包饺子的时候,有的人还包上几枚经过沸水消毒的硬币,说谁先吃谁赚的钱就多。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代就流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冬季腊月时,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就配制了“祛寒娇儿汤”,为穷人治疗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温热的药材,包在面团里,做成耳形的“娇儿”,放在锅里煮熟,分给穷人。吃完后,人们感觉整个人身体温暖,耳朵温暖。后来人们纷纷效仿,一直流传至今。过年吃馄饨,意味着新年的开始。传说,世界在创世之前处于混沌状态。盘古创造了世界,然后宇宙有四个方向和长面条,也叫长寿面。过年吃面条,是祈求百岁长寿的愿望。
关闭东方年夜饭:保留古老习俗与汉满相互影响
中国著名民俗专家曹保明表示,年夜饭又称“团圆”或“家人”除夕夜“团圆”,因为吃完这顿饭,我们就告别了旧的一年。迎来新年,故又称“过年”。古代人们认为年夜饭还有辟疫、驱邪、强身健体的作用。钍因此,年夜饭的特点是合家团圆的宴席。男性、女性和儿童都必须参加。为了这次团聚,外出的家人或孩子必须在除夕夜之前回家。为未归来的人留一个空位,放置一双筷子,表达家人团聚的心情。
旧时的关东农民,年夜饭通常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而且必须在除夕夜做饭。餐桌上的酒菜之中一定有鱼,寓意新的一年钱粮有余,万事如意。还必须有一碗红烧肉丸,代表着家人团聚。曹宝明说:“据宗茂《荆楚年记》记载,吃年夜饭的习俗至少在南北朝时期就已有了。” “新年”。吉林省妇联主席史立学民间传说说,饺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围绕饺子的来历,民间流传着不同的传说和故事,但关东人一直认为,春节的第一顿饺子是在除夕夜吃的。半夜吃饭是广东城乡流传的习俗,代代相传至今。
如今,在东北的很多农家,年夜饭仍然保持着许多古老的习俗,如饭前祭祖、放鞭炮、吃饺子等。但近年来,过年时大吃大喝年夜饭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史立学认为:“年夜饭早已超出了‘吃’的范围,而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是家人的问候和温暖,有一种怀念的感觉。”既寄托着即将过去的旧年,也寄托着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的希望。”
重庆土家年夜饭:“水煮肉”和“海椒”缺一不可
农历刚入月,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板溪乡红星村农民徐文旭一家就忙碌起来,为了准备这顿年夜饭,一些必备的传统主菜不能提前十天半准备好,最重要的是“猪肉”和“海椒馅”。徐文旭说,“炖猪肉”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做到肥肉,却要费一番功夫,但“海椒馅”就是将糯米粉和调料混合后,塞入掏空的海椒中,然后放入泡菜罐中,密封半个月。除夕之夜,取出来,用油煎一下就可以上桌了。
徐文旭告诉记者,土家人之所以重视这两道菜,是因为他们一年四季很少吃几次肉,而糯米也是难得一见的东西,所以家家户户都把这两道菜当作在餐桌上展示手艺的机会。年夜饭。 ,也是为了犒劳辛苦一年的家人。
令人惊奇的是,海带一度成为土家族年夜饭的主菜。因为过去土家人集中地区,吃盐困难,医疗条件差。人们常因缺碘而患上大颈病。为了给家人补充碘,土家人在年夜饭上吃海带,以补充身体所需的碘。在当时的条件下,海带对于土家族来说确实是“山珍海味”。本来不可能经常吃的,于是就成了年夜饭上的一道好菜。如今,海带已早已退出年夜饭的“舞台”。
土家人吃完年夜饭后,家家户户都会点上柴火,围坐在一起听老人讲故事,熬夜到天亮,称为“守田岭”,以表达自己的爱意对于田野。
朝鲜族:“岁九”、“德谷”占有特殊地位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我国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地区。春节也是韩国人最传统、最重要的节日。韩国年夜饭有自己的传统食品和特色。
民俗专家曹保明说:“韩国年夜饭非常丰富,大大小小的七十、八十个盘子,有的家庭甚至有上百个。其中比较特殊的就是‘岁酒’和‘岁酒’。” ‘德古’有两种。”
春节前夕,记者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各个村庄看到据传,许多韩国村民正在酿造“岁酒”。 52岁的金珍珍是珲春市密江乡村民。她告诉记者,韩国人有年夜饭喝“岁酒”的习俗。这种酒多在“元旦”之前酿造。元旦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穗酒”是一种以大米为主要原料,配以多种中药材酿制而成的药酒。用于春节期间自饮、招待客人之用。他们相信喝这种酒可以辟邪、延年益寿。
金珍珍说,“德谷”是汤糕的一种,是用米粉混合蒸熟,捣成大粘球,再擀成椭圆条,切成薄片,加入鸡肉,在野鸡牛肉汤锅里放一些香油或香油和紫菜。母鸡吃。它很美味。
记者了解到,除夕夜,朝鲜妇女要穿上漂亮的民族服装。大多数家庭一大早就开始制作蛋糕。 “虽然现在有卖蛋糕的机器,但我们还是喜欢用打糕棒自己做蛋糕,因为味道还是不一样。”韩国村民朴英子说。
金珍珍说,除夕夜,家里十几口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那是一个非常幸福的时刻。他们全家都会彻夜不眠。与汉族不同的是,朝鲜族在吃年夜饭时载歌载舞,伴随着伽倻琴、笛子等朝鲜古乐,迎接新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