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春节有哪些习俗?
小时候,我在吉林的一个山谷里过春节。这是一个按军队团级组建的连。还记得春节前几天,战士们上山砍倒了一车松枝和松树干,在部队大院门口用松枝搭建了一座绿色大门。大门上沿挂着四个手工制作的红灯笼。气氛特别喜庆。我们这些军人家庭的孩子在附近老乡的孩子面前特别自豪,感觉很特别。
东北山区和农村过年有挂红灯笼的习俗。现在农村过年的时候,大多数家庭都会在院子里或者高门院的门框上挂灯笼。也有一些非常规家庭,会竖起三五米高的柱子,上面有一根棍子。ig的红灯笼挂在上面随风而去。漂泊,远远望去,有一种孤独的感觉。灯笼在城市中也很常见,通常挂在阳台上。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人不再挂灯笼了。一串串色彩缤纷的灯笼也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东北人过春节的习俗普遍体现在一个“闹”字上。比如踩高跷扭秧歌,高跷的重点就是高度。当你站在一个人高的高跷上时,你要表演各种惊险的动作。大秧歌即将掀起波澜,手中的手帕上下飞舞,热闹非凡。几年前我工作的单位,春节后的第一天,附近农村的秧歌队就会组团过年。公司办公室需要提前准备好几条烟,再加上几百块钱。乙秧歌队每到一个村子,演出结束后都会赠送两根烟和两百元钱。这时,领头的男人就会喊道:老板赏你二十根烟,两千块钱。其实这些人很冷血,中午自带饭菜。他们要么只是为了钱,要么就是喜欢热闹、玩得开心。如今,大约十年前这些活动已不再被允许。这些秧歌队仍然存在,但不再去大型国有企业,而是去一些私营企业。
剩下的就是引导。在农村,因为农闲,所以没什么可做的。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咀嚼(零食),所以从东到西走,这就是所谓的“窜”。虽然我家在城里,但由于放长假,我会在正月十五之前去乡下玩,拜年。并赠送蛋糕、水果等礼物。但由于城镇化建设的需要,这些习俗逐渐搬进了这些农村亲戚的楼房,追随者越来越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