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烧纸
每逢节日,汉族民俗中最突出的就是烧纸。据迷信传说,阴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是为了给已故的祖先和亲人送钱。平时扫墓烧纸时,应留下几张纸,在十字路口烧掉。目的是给能回家的野鬼一些施舍,让他们不去抢祖上的钱。
下水
按照满族习俗,7月15日要举行各种活动,纪念祖先,庆祝一年的丰收。届时,异乡同胞会将思念亲人、思乡之情寄托在下游的船上,以示寄托。如今,我国广州的满族人还保留着7月15日下水放小船的习俗,上面写着“直达里面写着“长白”。有些地方会举办划船比赛来庆祝节日。
舞天灯
广西天等地区有舞天灯的习俗旧时,舞天灯活动多为迎神驱鬼等迷信活动,现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项民间体育活动。村头一块相对平坦的场地,72个小碗盛满豆油,排成9排,灯笼前后左右相距0.8米至1米放置点燃。跳灯的人都戴着面具,手持木鱼、小鼓、锣钹等乐器,有的手持木棍,上面挂着纸花。一开始,一个人带头敲打木鱼,然后跳回来。并在每个 r 中来回灯光按照节奏有规律地流动。在队列的角落,每个人都要做一些花哨的跳跃和转身动作,并演奏手中的乐器和道具。夜晚观看天灯翩翩起舞,犹如一条长龙在星光下翩翩起舞。
放河灯
河灯又称“莲花灯”。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晚上,人们都会制作灯笼并将其放入水中。传说他们可以引导那些冤死的人的灵魂。
华人地区的风俗主要是祭祖、祭鬼(又称“好兄弟”)。在粤港澳地区,这被称为“烧街头衣服”。现代,有些人常把鬼节、盂兰盆节视为阴森恐怖的鬼节。禁忌有很多,比如不能靠墙行走、七月不能搬家、结婚、衣服不能晾干等。至午夜。然而,一些诸如晚上不出门等禁忌在传统文化中是没有依据的,因为传统上许多祭祀和地方官员生日的庆祝活动都是在晚上举行的,这与传统习俗相冲突。香港人通常称这个节日为盂兰盆节。 7月14日,人们在家祭祖,焚烧便衣。各地在七月都会举办盂兰盆节或中元祭,离岛的平洲就是举办中元祭的地方之一。平洲中元祭每年农历七月十二至十五举行,持续四天。最热闹的一天是7月15日。当天的仪式有午走、走龙舟、放水陆灯、天宴、竞祭、化大石王等。在台湾,鬼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是重要的民间节日。旧历七月初一至七三十期间,机关、企业、社区、住宅、神社寺庙都要举行祭祀活动。不同家族的好兄弟,在人间嬉戏(台湾闽南人尊崇游鬼)),祈求一整年平安顺遂。日本人非常重视盂兰盆节,现已成为仅次于元旦的重要节日。企业、公司一般放假一周左右,称为“Bon Holiday”。许多在外工作的日本人都选择利用这个假期。回到家乡团聚、祭拜祖先,大城市(如东京、大阪等)的街道此时往往冷冷清清,与中国的清明节有些类似。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