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

民间以“打羊”、“打牛”来迎宾的历史由来已久。每当有客人到来时,他必须先杀掉客人,并根据客人的身份和亲疏程度,把他当作牛、羊、猪、鸡等对待。宰杀动物前,应将活的动物带到客人面前,并让客人在宰杀前观看,以示对客人的尊重。酒是送给客人的问候礼物。在梁山【图片库】,客人一进家门,主人就要先向客人敬酒,然后准备各种菜肴。招待客人的饭菜都算得上是有肥猪油的。用餐时,主妇要时刻注意客人碗里的饭,并在客人吃完之前随时添加,以显示待客的诚意。吃饭时,长辈坐在上面,晚辈依次坐在两侧和下面,添加米饭、蔬菜,给长辈们喝汤。

婚俗

青年男女订婚后,要准备婚宴。婚宴多用猪、鸡,但一般不用羊肉(葬礼用羊肉)。滇南石屏彝族有结婚前请男女伴侣吃饭喝酒的习俗;滇西彝族,娶姑娘时要在院子里用树枝搭建棚子或筑坝,供客人喝酒、抽烟、吃饭、休息。人们把这种用树枝搭建的临时棚称为“绿棚”。

饮食习俗

大多数彝族人习惯一日三餐,以杂粮面条和米饭为主食。首沙江、安宁江、大渡河流域的彝族早餐多吃粽子。午餐以糕点为主食,配以酒菜。在众多的糕点中,荞麦面做成的se最有特色。据说,荞麦面饼具有消食、消积、止汗消炎的作用,并且可以长期保存不变质。贵州宁宁荞麦糕已成为当地著名的传统小吃。

主要肉类有猪、羊、牛肉。主要制成“脱脱肉”、牛肉汤锅、羊汤锅,或烤羊肉、烤小猪。狩猎所得的鹿、熊、岩羊、野猪等也补充日常肉类。

山上还盛产蘑菇、木耳、核桃。再加上菜园里生产的蔬菜,蔬菜的来源非常广泛。除鲜食外,大多制成酸菜。酸菜有两种:干酸菜和腌酸菜。另一道名菜“多拉巴”也是民间最常见的菜肴。

日常饮品彝族有酒有茶,待客以酒。民间有“汉人重茶,彝人重酒”的说法。老年人喝茶的习惯比较普遍,以炒茶为主。彝族人每次只倒半杯茶,慢慢地喝。

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 荞麦糕,彝族的主食;酱肉,彝族农家菜;水煮乳猪,是云南彝族的传统美食,用乳猪煮熟,然后蘸着吃;锅巴油粉是云南彝族的著名小吃,以豌豆粉为原料制成。

节日

彝族人民曾经崇拜万物有灵和祖先。民间传统节日很多,主要有十月节、火把节和地方性节日、祭祀活动等。

十月年:是彝族的传统年。这是通常的情况定在农历十月初十的吉日举行。节日持续5-6天。节日期间杀猪杀羊,有钱人杀牛。届时,人们盛装宴请,走亲访友,互相赠送礼物。

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届时,要宰杀牛羊,祭祀祖先。有的地区还会祭祀地主,互相宴饮,吃肉块,祈求丰收。火把节一般持续三天。第一天,全家人欢聚一堂,接下来的两天,还有摔跤、赛马、斗牛、赛船、拔河等各种活动。然后就是盛大的篝火晚会和通宵狂欢。

过年:生活在的彝族居民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在新年后的农历二月初十、十一过新年节。彝语称这个节日为“马龙火”。

祭祀活动中,祭龙规模最大。每年二月、三月、四月的龙日之一举行祭龙活动。村里会带上一碗米和一小块盐,长辈们会备好香,集体在龙树下祭祀。云南彝族选择每年的正月,在第一个龙日举行祭龙活动。祭祀结束后,大家席地而坐,不分年龄,自带米,一起吃肉,是一次大规模的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