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着装是潮汕人的风俗——城乡人民外出做生意或拜访客人时都讲究衣着整齐。如果你是新客人或参加节日,你应该穿最漂亮、最适时、最优质的衣服。农村人称之为“做皮衣、皮裤”。 20世纪60年代之前,农民经常赤脚到集市做生意。 20世纪80年代以后,穿着鞋袜去集市做生意的现象已很普遍。青年男女、儿童外出走亲时,常有穿新衣服的习俗。

潮汕人有送客的习俗。当客人到来时,主人必须上前迎接。如果客人是陌生人,主人应向家人介绍客人的身份和头衔,并请客人坐在适当的座位上。远道而来的游客都会得到毛巾来洗脸。提供香烟和茶。的敬烟敬茶是时尚人士最常见的礼仪,也是居家待客不可缺少的。当客人到来时,不吸烟的人也会急于购买香烟。时髦人士面子好,敬酒时用高档香烟。如果没有高档香烟,他们常常对客人说“对不起”。以前,在农村,农民们都是用烟囱来抽烟的。客人到来后,他们给客人装满香烟,点燃火。经过烟囱时,他们常常用手掌擦拭烟囱口,然后递给客人。后来有香烟了,他们就给客人卷烟。清代,潮州人也有祭祀槟榔的习俗。乾隆《潮州府志》记载:“槟榔、槟榔,常言。亲友来往,若无酒茶,莫以为不妥。若无酒茶,莫以为不宜。”后来,槟榔、槟榔很少见,干烟开始流行,敬槟榔的习俗就被敬烟、敬茶所取代。农村送客更加热情。每当客人带来礼物时,主人只接受一部分,然后另送一份礼物回赠,他们尊崇古语:“来而不回,不敬。”送客也必须送到巷子里。

潮汕人(英文名:Teochew people,Hokkien)是明清时期的河洛人历朝历代、近代的潮州人、当代民族志中的河洛人、潮州人。平原,多流传潮汕,名扬海外。当代潮汕人绝大多数以潮州话(又称潮汕话,简称潮语,与秦汉魏晋时期的古汉语相似)为母语,现集中分布于近百个国家以及国内外各地区。常住潮汕的潮汕人约1000万,移居全国其他地区的潮汕人超过1000万,移居海外的潮汕人超过1000万。因此,有“中国有潮汕,海外有潮汕”之说。这个群体遍布国内外。他们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近代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国家元首的器重。

潮汕人勇敢,善于做生意。他们以“用爱和努力取胜”为座右铭。他们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商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尼斯世界。因此,他们早在上世纪初就被称为东方犹太人。

潮汕地区的前身是具有共同语言和民俗文化的潮州八一地区,即今天的潮汕三市(1991年汕头市分为潮州市、揭阳市、汕头市) )和丰顺县,广义上还包括汕尾市。在过去的定义中,还包括潮州市九区大埔县和漳州市南部。

近年来,潮汕、汕头三市逐步实施城市一体化,并探讨规划潮汕城际轨道。 2013年3月,潮汕三市合并升级为副省级潮汕经济特区的提案提交全国两会讨论。 2014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陈经纬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兼主席,再次提出潮汕三市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