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可以与其他民族通婚。孩子结婚后,就可以独立组建自己的家庭了。过去,白族嫁给男人必须改变妻子的姓氏。
男女婚前都是自由的。他们可以通过约会、节日对唱等活动自由地认识、恋爱。白族婚礼十分隆重,婚礼活动一般分为“帐篷婚礼”、“正喜”和“散客”三个阶段。第一天是“踩棚”。白天,人们会搭建一个色彩缤纷的棚屋,并为女性提供衣服和成箱的结婚礼物。晚上,民间艺人在彩棚里唱“吹吹墙”、“大本曲”,称为“板凳戏”。第二天就是“正确的婚礼”。新郎乘花轿迎接新娘,新娘则要哭别父母、兄弟姐妹。当到达新郎家门口,新郎、新娘在司仪的带领下,在大堂进行大祈祷,拜拜父母,新人互相行礼。他们立即冲进洞房,争着坐在床边,这意味着他们将是第一个。由于白语中的“辣”字与“深情”、“丰盛”谐音,新郎、婢女们在洞房的火盆里撒上辣椒粉。辣味溢出来,惹得新娘咳嗽起来。他们还在酒菜中撒上花椒。面条麻得新娘难以下咽,以示“情”和“富”。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楚吹调》、《大本曲》奏响上天,热闹非凡。第三天“散客”,新娘亲自烹制鱼菜招待亲友,称为“鱼宴”。新娘三天回国婚礼后。初七,新郎新娘到主庙祭拜主主,称“平安子颂”,寓意早生子、享福气、早富贵。
本回答来自南北旅游网官网

我国少数民族如何过年——白族过年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尽管他们的语言、性格、生活方式和习俗不同,但大多数人都把春节当作自己民族的重大节日来庆祝。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在最隆重的春节期间,少数民族地区过年是歌舞的海洋。新年期间,你可以欣赏美丽的民族服饰,听到从未听过的优美歌曲,看到色彩缤纷的舞蹈。你可以了解到许多关于过年的感人故事,听到许多关于过年的民间传说,看到许多少数民族的过年习俗。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过年习俗:白族人过年时要跳“霸王鞭”。白族 过年的时候,白族有一个庆祝活动,叫“放高升”。所谓“高升”,就是用一整根大竹子,在竹节中装入火药,点燃后,整根大竹可崩落数百丈高空,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在一些地区,白族同胞与苗族、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进行“抛绣球”活动。过年期间,白族同胞开始在除夕之夜互相祭拜、互赠礼物。午夜过后,青年男女首先争先恐后地挑水,以示辛苦。清晨,全家人喝糖水泡着米花,愿日子比蜜还甜。早餐后,孩子们在大人的带领下到亲戚朋友家给长辈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