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金节:满族人的“民族庆典”日子。 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下旨,正式将族号“女真”改为“满州”,标志着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1989年10月,在丹东召开的“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将每年12月3日定为“金奖日”。

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俗称“元宵节”。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挂灯笼、吃元宵的习俗。

远离一切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农历正月十六。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远行,或走沙滚冰,或嬉戏玩乐,被称为“万病行走”。

2月2日:俗称“龙贺”那天早上,满族人将炉灰撒在院子里,炉灰弯曲如一条龙,故名“银龙”。然后在院子里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吃“龙须面”、“龙鳞饼”,妇女这一天不能做女红。

清明节:上坟祭祖时,不像汉族压钱在上面“佛多”是满文,译成汉文为“柳”或“柳枝”。满族信仰认为,柳是人类的始祖,

端午节:满族人在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船。他们的习俗与汉族相同。

中元节:满族人的节日7月15日为鬼节,也被视为救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寺庙都会设立道场、点灯、念经、举行各种超度仪式。

中秋节:满族人在中秋节也吃“团圆饭”。另外,月亮升起时,还要祭月。即在院落西侧朝东放置一块木屏风,屏风上挂鸡冠、毛豆枝、新鲜莲藕等供月兔使用。屏风前摆着一张八仙桌,桌上摆着一个大月饼。祭祀时要烧香、磕头。女性先崇拜,其次是男性。

腊八节:腊月初八,满族人泡“腊八醋”,煮“腊八肉”。除了全家吃之外,还分给亲戚朋友。

小年:满族过小年的习俗与汉族相同。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届时,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俗称“送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