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不是外来民族。

满族总人口10387958人(2010年),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居第二位。

满族人口分布全国各地,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自治区、北京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他分散在新疆、甘肃、宁夏、山东、湖北、贵州等省区以及西安、成都、广州、福州等大中城市。

满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聪明的民族。它也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文化、融合创新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风俗文化。满族的风俗习惯大都与汉族相似,但仍保持着许多满族特色。

说满族是外来民族是错误的。满族最早的祖先是肃慎,他以“诸牙食逆”向西周进贡。战国时改肃慎为仪楼,南北朝时改为无极。唐代,无极成为靺鞨。进入北宋后,靺鞨改称女真人。皇太极成为后晋国君后,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在盛京(沉阳)将族名由女真改为满族。

满族有哪些禁忌?

满族的禁忌主要有以下几点:

(1)狗的禁忌是满族最突出的禁忌。禁止杀狗、吃狗肉、穿狗皮衣服、帽子。这种禁忌习俗源于“义狗救世主”的传说。也有人说狗它们的智力是牲畜中最高的,对主人忠诚,是猎人的好助手,所以不应该被杀死。

(二)祭祀禁忌。禁止触摸或触碰家堂内的祖先牌位,甚至不可以让骨灰撒在上面。否则,就会被视为对祖先的侮辱。祭祀祖先时,忌用断鼻、断耳、断尾的公羊;避免使用混毛猪,而应使用无混毛的全黑公猪。杀猪绳要在西炕上磨,杀猪刀要在西炕上磨;杀猪的人不准右手拿着刀。

(3)制作禁忌。怀孕5个月以上的,不准进马厩,不准牵马。产房里禁止佩戴玉器,产妇也禁止看到玉器。因此,所有玉器必须从发货中取出。房间内或在交货前用红布包裹。

(四)婚姻禁忌。旧时,满族有不与汉人通婚的禁忌习俗。俗话说:“旗人不生,满汉不能通婚”。现在这个禁忌已经改变了。

(五)丧葬禁忌。棺材出门是忌讳的。人们认为门是给生人使用的,死者不能使用,所以有从窗户留棺材的习俗。孝子丧葬后100天内禁止剪发,禁止参加宴会和娱乐活动。葬礼结束后,亲属不准在家里哭泣,否则会发生另一起死亡事件。孕妇戴面纱时,禁止外人(包括亲友)进入住所。

(6)避免区分年轻人和老年人。晚辈不准得罪长辈。进入长辈房间时,必须面向长辈站立,双手向下。如果给长辈让座,他只能坐在北炕的半边,双手放在膝盖上。晚辈不可以和长辈同桌吃饭。在路上遇到长辈或兄弟时,一定要打招呼,站在路边让他们先行,然后才能出发。

东北农业生产民俗?

正月二十五是满族美食节。这一天,满族农民清早起床时都会把炉灰取出来,撒上三个大灰圈。庭院,象征着粮仓。今年我们的粮食储备依然充足。妇女们在这一天早上会煮糯高粱米,盛在一个大碗里,然后放入粮仓。男人们用稻草编成小车、锄头、犁棒,放在饭碗上,意思是犁。好田,五谷丰产,马牵马回家。


这一天饭碗要加三次。次数越多越好,以表明食物充足,仓库已满。连续喂了三天,祈求严神(即仓神)保佑他“种好田,多收粮食,运不完的车马,使严”每天多吃一点。”因此,满族人把二十五日称为“天桥”日,中文译为“填仓日”。


满族的祖先最初是渔猎民族,后逐渐转向农耕。千百年来,形成并传承了独特的农耕习俗:


p>


压帘:开腊月三十晚上,用特制的锅来清洗水。水,加清水,盖上帘子。帘子上,放了一枚大硬币,一块粘糕,一块粘糕。将煮好的鱼盖上锅盖,称为“压帘”,寓意新的一年锅不会空,意味着连年有余,才能丰衣足食。 。压帘的习俗反映了满族的祖先忙于渔猎、采集、农耕,每顿饭都抽不出时间做饭吃。他们常常把吃剩的食物放在帘子上的锅里,方便食用,以获取更多的食物。时间用于生产劳动。


查看月份:不同地区的方法有所不同。有一种蒸豆面的方法,用手把豆面揉成面条形状,捏紧碗边。每颗牙齿代表一个月。放入锅中蒸熟后ot,哪个灯碗里有水就代表哪个月有雨。也用一根稻草,折成两半,按照一年中12个月的顺序放入12颗黄豆,然后再将稻草合上,用线扎紧,放入水缸中,浸泡在水中。三十号晚上,大年初一早上拿出来,看看哪些豆粒膨大了,测一下哪月的雨量,来决定今年该种什么作物,才能有好收成。新年。如果四月或五月发生干旱,则种植小米。如果预测“涝”,就种豆子,所以有“谷干,水淹豆子”的农谚。


犁地埋蛋:清明前后,犁地种麦,一大早就提着一篮子棕色的鸡蛋,在田边点燃篝火。田里,把牛马拴在槽里喂食。街上,耕田的人们围着一个小棚子。重新让自己保持温暖。主人把鸡蛋埋在火里,直到煮熟后埋在沟里。目的是借鸡蛋以求好运。谷物将成熟、饱满。同音字越多)。


以上都是旧俗。真正让农民增产增收的是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和加强农业科技进步,使我国粮食产量增加了。年年有好收成,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生活一年比一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