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有什么习俗呢?
一是走亲戚
大年初一,一定要去岳父家,带礼物。进门后,先对佛像、祖宗像、牌位三叩头,然后依次向长辈下跪。可以留下来吃饭、玩。
二是礼节性拜访
例如,如果你给同事或朋友拜年,一进家门,只需向佛像磕三拜即可。如果和主人是同辈的,只需要鞠躬即可。如果比自己年长,仍应行礼,主动跪拜时,主人应从座位上下来,做出支持的姿势,甚至说“不客气”,以示谦卑。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应说几句客套话后告辞。拜完主人之后,他应该选择一个日子回去礼拜。
第三是答谢拜访
凡是在过去的一年里欠过别人债的人(如律师、医生等),应该买一些礼物送给他们,借机新年祝福,表达谢意。
四是挨家挨户拜访
平日里我们和邻居接触不多,但见面总能聊上几句。除夕之夜,我们只是到院子里,握着拳头说“恭喜发财”“万事如意”,就在房间里坐一会儿,没什么礼仪。在古代,拜年和拜年是有区别的:拜年是给长辈磕头;拜年是给长辈磕头;拜年是给长辈拜年。拜年是同辈之间互相祝贺的意思。现在,在一些机关、团体、公司、学校,大家聚集在一起互相祝贺,这就是所谓的“集体崇拜”。
大年初一的禁忌
1.出嫁的女儿不准回娘家:如果出嫁的女儿在大年初一回娘家,就意味着娘家会很穷,所以只有你可以回娘家。大年初二、初三,但言下之意就是你出嫁的女儿已经是别人的儿媳妇了。过年的时候,婆家会有很多人来看望你,儿媳妇还要帮忙端茶,所以大年初一你不能回娘家。 。
2。早餐忌吃粥、荤菜和药物:以前只有贫困家庭才吃粥,所以大年初一早上一定要吃干米饭,寓意家里会发财。全年和新的一年大年初一早上称为“诸神会”,意思是诸神都出来拜年。因此,要表示尊重,首先要不吃肉,吃素食。另外,除大病外,大年初一最好不要服用一般补品。
3。忌喊别人的名字叫醒:大年初一早上不要叫别人的名字叫醒。这意味着全年都会催促对方做事。
4。避免给还在睡觉的人拜年:大年初一不要给还在睡觉的人拜年。等到对方起床后再送新年祝福,因为这样会让对方一整年都躺在病床上。
5。避免服药。据说“我吃药一整年初一吃药,治不了任何病。”所以,无论病人病情多么严重,初一都不吃药。
用刀剪。俗话说“大年初一,用刀剪,是非难免。”
6、忌碰针钱。据说, “大年初一,动一根针,挑龙筋(孩子生下来眼睛小如针眼)。”
7、忌用斧头劈柴,俗话说“初一被斧头砍”,用柴(财),劈了就收不回来了。
8。避免借钱。俗话说“初一向人借钱,一整年都要靠外援;初一借钱给别人,一整年都靠外援”。
9.避免撞击家具(盘子、碗、酒具等易碎物品)。人们相信,打破家具一年四季都是不吉利的。然而,在当今社会,当孩子,不小心打碎了家具也没关系,只要大人赶紧说:“今年是好年(坏了),是好年,是平安年”,那么,就会化煞为吉。 br>
10、白天不要午睡:过年期间白天午睡,意味着一整年都会偷懒,寓意过年期间,来的客人很多。到家里拜年。过年期间打盹是不礼貌的。
11.忌倒污水、垃圾、扫地:过年期间不要从事扫地工作。过年,因为很容易扫走家里的财富。
12.忌让别人从口袋里掏东西:不让其他人则在农历新年期间从口袋里掏钱。人们从自己的口袋里掏东西,意味着自己的钱一整年都会被别人拿走。
13。忌向别人讨债:过年期间,无论是被人讨债还是向别人讨债,一整年都会很不幸,所以向别人讨债是忌讳的。
14。忌洗衣服:水有水神,而水神的生日是农历初一、初二,所以这两天不要洗衣服。
此外,避免儿童说脏话、青少年打架、家庭成员争吵。每当发生这样的事情,亲戚、朋友、邻居都会过来劝阻、制止。
当然,也有一些禁忌,规定了哪一天到期。比如,在古代,初三是不能煮饭吃的。新年快乐。否则会得罪神灵,一整年都会不吉利。尤其是农历三月初三,据说是小米的生日,更是重要。严禁吃米饭。这一天不能扫地,不能讨火,不能打水。这些与农历正月初一相同。
正月十五之前不可以。吃豆腐,因为办丧事时吃豆腐,过年时吃豆腐板。如果在过年的时候吃它,就会预示着来年的丧事。新房正月不能空,谓之“正月无空房”。新婚夫妇回到父母家。 ,必须在当天日落之前返回。这个禁忌要到2月2日土地神的生日才能解除。过年期间忌讳打碎碗、打翻凳子。在湖北和其他地方,死者被放入棺材中,并用凳子支撑棺材。是的,在葬礼上踢倒凳子就意味着以后不会再发生这种事了。因此,过年期间一定要注意不要将凳子倾倒在地,以免引起这种联想。避免打碎碗盆等,也是因为死者的丧事。类似于摔碗摔盆的联想。此外,“粉碎”的具体形象还可引起“破产”、“毁坏”、“粉碎”等广泛而不祥的联想。
元旦吃什么?
人们常说,过年吃饺子,家家户户都是一样的。事实上,只有北方的汉族人才如此。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风俗习惯也不断变化、丰富。
在湖南大部分地方,春节的第一餐是“年糕”,意为“年糕”。年年好起来”。而湖南的苗族人过年的第一顿饭就是吃甜年糕。酒和棕榈籽寓意“生活甜蜜,五谷丰登”。
湖北团风人们喝鸡汤作为春节的第一顿饭,象征着“平安祥和”。其中,主要劳动力吃鸡爪,寓意“新的一年发财”,“有为青年”吃鸡翅。 ,寓意展翅高飞,一家之主吃鸡骨头,寓意“出人头地”。秭归人第一餐吃炸白艾,与“白毫”谐音。荆州、沙市地区,第一顿饭吃鸡蛋,寓意“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吉祥如意”。如果遇到客人,要吃两个“荷包蛋”,煮得很嫩,蛋黄透过白色可见,寓意“银包金,金包包”绕银而行,得金得银。”
在江西鄱阳地区,第一顿饭就是吃饺子和鱼,寓意“饺子”、“年年有余”。有的在饺子里放入方糖、鲜花、银币,寓意“甜蜜生活”、“长生不老”、“新年发财”。
在广东的一些地区,春节的第一顿饭是“万年粮”,就是拿出或蒸出足够一家人过年三天的食物,寓意“不必过年”。担心吃喝。”在潮州地区,人们常把用米粉、罗宾炒的“福圆”作为第一顿饭,喝用柏子、莲子等熬成的“五果汤”,寓意“生活甜蜜,有幸福”。悠久的历史”。广西壮族人,把吃甜食作为春节的第一顿饭,意味着新的一年生活会美好、甜蜜。
闽南人吃冷杉面春节期间,寓意“年年长长久久”。漳州人吃香肠、皮蛋、生姜,寓意“日子越来越红火”。在江浙一些地方,春节的第一顿饭是由芹菜、韭菜、笋等组成的“春盘”,寓意“辛苦劳作,长长久久”。
安徽有些地方,过年第一顿饭大家都要吃一口生萝卜,称为“咬春”,可以“祛菌防病,带来好运”。新的一年好运。”关中、河南一些地方,第一餐是米饭配饺子、面条,称为“金线戴元宝”、“银线挂葫芦”。
在台湾的一些地方,人们喜欢吃“常年菜”作为春节的第一顿饭。这是一种茎叶较长、味苦的芥菜。有的还菜中加入细细的粉丝,寓意“绵绵不绝、不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