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有什么习俗呢?
问:正月十五有什么习俗?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因元宵节是农历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又称上元节。在很久以前,元宵节也是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在封建社会,无论是仕女还是普通女孩,都不允许随意出入家门,更不用说热闹的场合了。然而,在元宵节的晚上,你可以随意出去捡灯笼,玩耍,所以一些美好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元宵节。
我们北方农村元宵节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情。首先是制作胡萝卜灯笼。现在制作胡萝卜灯笼的人已经很少了。为了简单省事,我买了那些短红蜡烛来代替rad类似的灯。记得小时候,制作胡萝卜灯笼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孩子们都喜欢做。将红胡萝卜洗净,切成段,从胡萝卜中间拔出一些果肉。
做萝卜灯笼当然需要灯芯。小时候,萝卜芯是用玉米秆皮做成的,外面裹上棉花,插在胡萝卜肉里。然后将蜡块融化,将烧焦的蜡油倒入胡萝卜肉中。现在人们基本上都是用一些长牙签,上面缠上棉花来制作灯芯。晚上早些时候点燃这些萝卜灯笼,并在门的两侧各放一个。意思是照亮已故的祖先,让他们回家过元宵节。
这里制作胡萝卜灯笼的日子也很有讲究。我们只能在今天,正月十三,做胡萝卜灯。因为我们有一个萨伊这里:做三不做四,做了四就会秃头。这意味着制作胡萝卜灯只能在正月十三这一天进行。如果你明天做胡萝卜灯笼,你的孩子头上就会没有头发,可能会变成秃头。当然,这些都没有科学依据,只是老一辈的传统观点。
下午,男人们也会带着这些萝卜灯笼,还有香烛、鞭炮,早早去扫墓。这里这叫送灯笼。其实就是请祖先回来过元宵节,把坟前的萝卜灯全部点亮。这是我们这里的习俗。不知道其他地方的元宵节习俗是怎样的呢?是不是像我们北方农村,家家户户都做胡萝卜灯笼?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