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汉族的生活习俗250字作文
春节习俗——放鞭炮
午夜来临,新年的钟声敲响,鞭炮声响彻中华大地。在这“年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燃起“旺火”,以示能量旺盛。围着熊熊的火堆,孩子们放鞭炮,高兴地跳了起来。这时,屋内灯火辉煌,场前火花四溅,屋外喧闹喧闹,将除夕夜的热闹气氛推向高潮。 。
鞭炮声是辞旧迎新的象征,是节日气氛的表达。商业家庭。放鞭炮还有一层含义:他们在除夕夜放鞭炮,是为了在新的一年里赚大钱。不过,按照老规矩,你应该是第一个来的。祭财神,最后放鞭炮。传说如果想发财,鞭炮必须放到底,才算有诚意。旧时,逢年过节,财神门半夜打开,人们就要给财神送礼物。财神拿着一张印在门上的纸,喊道:“财神来了!”这时,屋主为了表示欢迎,财神爷就会将赏赐送给来访者,当然在送给财神爷的时候也免不了会说一些吉祥的话。例如:“金银财宝滚滚而来”! “左边有一对金狮子,右边有一对金凤凰”!等等等等。另一种方式是装扮成财神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留着假胡子,背着黄色的收钱袋,后面跟着几声锣鼓,从一家到另一家。分发财神像以获得奖励。每次到了别人家门口,他就唱道:“左厢满金银,右厢满宝。”说了很多吉祥的话,直到主人高兴地接过红纸财神像。 ,给了他们一些钱,这些冒充财神爷的人连连道谢,使劲敲打了一会儿,在锣鼓声中搬到了另一所房子里。
根据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生活习俗,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汤圆; 2月2日,吃炒豆角(俗称蝎子瓜);清明节:吃凉食(无火),端午节:吃粽子、鸡鸭鹅蛋; 6月1日后半年,吃饺子、面条; 6月6日,吃饺子;鞠七日,吃鸡肉; 8月15日,吃月饼; 9月9日,吃饺子; 10月1日,吃饺子;腊八,吃米饭;腊月冬至,吃羊肉,喝羊肉汤,吃饺子。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摆宴席,祭祀天地先贤,杀猪宰羊,喝美酒佳肴,以示庆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