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识

德国人第一次见面时,如果需要第三方介绍,介绍人要注意:不能随便把一个人介绍给另一个人,无论年龄大小、性别或地位。一人,一般习惯是先由老人、女士开始。将年轻人介绍给老年人,将男人介绍给女人,将地位低的人介绍给地位高的人。握手时,双方应友好地看着对方,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这个时候移开目光四处张望是非常不礼貌的。初次熟人报名时,要注意听清、记住对方的名字,避免出现忘记或叫错名字的尴尬情况。多人互相介绍时,尽量简洁,切忌马虎。由于德语本身的特点,在与德国人交流时,你也会遇到专业人士。是否使用敬语或朋友名字的问题。一般来说,在与陌生人、长辈以及关系正常的人交往时,我们通常使用敬语“您”;而对于私人关系深厚、关系密切的人,如多年共事的同学、同事,我们常用“你”等友好称谓。对方。交换头衔的主动权通常由女士和长辈发起。称号的改变,标志着两人之间的距离和距离。这个一定要掌握并熟练使用,这样你才能轻松地与德国人交流。

(二)信守诺言、守时

西方人普遍注重守时。德国有句俗话:“守时是皇帝的礼貌”。德国人邀请客人时,往往会提前一周寄出邀请函或给受邀者打电话。如果是电话,被邀请者可以立即口头回复;如果它是书面邀请,被邀请人也可以通过电话口头回复。但无论接受与否,都应该尽早回复,以便主持人做好准备。迟到的回复会让主人不知所措。如果您无法赴约,应礼貌地解释原因。不去赴约并且不解释原因是不礼貌的。在德国,官方或半官方的邀请函通常会注明着装要求。这并非没有必要,因为没有人愿意在庄严的场合因为着装不当而出丑。接受邀请后,如中途有变故不能如期前往,应尽快通知主人,以便主人作出其他安排。如果由于临时原因迟到超过10分钟,也应该提前打电话告知,因为在德国的私人宴会上,迟到客人的等待时间一般不会超过编辑15分钟。如果客人迟到,请向主人和其他客人道歉。人们可以习惯看电影迟到,但听音乐会迟到却很烦人。此时,建议迟到者等到表演或动作结束后再入座。如果不赶时间,需要慢慢走到座位上,千万不要走错排,并对站起来让路的人说“谢谢”。去赴约宴会时,如遇到高峰时段交通,一定要早点出发,以免迟到。迟到是不礼貌的,但早到也是不尊重的。德国人受到正式邀请时往往很早就出门。如果提前到达,就开车绕一圈或在附近散步,然后进入主人家。

(三)小费

在西方国家,给小费已成为工作人员的习惯服务行业,小费已经成为服务员的重要收入来源。小费不仅是对服务的奖励,更是一种尊重为了别人的工作。所以,这也是在礼貌的范围之内。那么谁应该得到小费呢?酒店服务员、礼宾员、服务员、房间清洁工、酒店搬运工、火车站机场搬运工、船东、卧铺车乘务员、调酒师等理发师、出租车司机、加油站工作人员、卫生间服务员、擦鞋匠、导游、长途客车司机、机动游艇司机、引座员和停车场警卫等。经验证明,适当给小费可以提高您在度假村和餐厅的舒适度。同时,给小费也表达了您对服务员热情周到服务的感谢。小费不等于服务费。服务费是顾客支付的附加费,一般为消费的10%至15%,列于账单末尾。一般来说,如果账单上写着15%的服务费,就不需要给小费。如果服务费只有10%,顾客必须另外加5%的小费。当然,如果你对这里的服务很满意,可以把钱凑起来,或者把硬币单独放在桌子上或者服务员的盘子里。我给任何帮助过我的人打2-5分的小费,这已经成为了一条规则。提前在酒店客房保洁阿姨手中留几记小费,可以保证您的房间干净舒适。提前给租用雨伞和躺椅的人一些提示,可以确保您及时租到这两种物品。多付几分作为小费,可以让你得到热情周到的服务,其实很实惠。永远不要低估小费,这也是你礼貌的表现。

  (四)如何送礼

  与朋友交往时,婚丧嫁娶时,做客时,宴请客人时,都需要送一些礼物。在招待会、过年或过节时、探望病人等场合送礼物,这是人性。德国人不习惯 gi重重的礼物。他们赠送的礼物大多是廉价但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以表达哀悼、祝贺或感激之情。去朋友家赴宴时,客人会带一些小礼物。俗话说,亲情重于礼仪。一束鲜花、一盒巧克力糖或一瓶酒就足够了。当然,如果一个中国人去德国朋友家做客,能够送给女主人一件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小纪念品,女主人一定会很感激的。如果您只是偶然拜访,则无需携带任何礼物。最多可以给孩子带点小玩意儿。如果是商务聚会,双方的交往都是商务活动。只要按时出席并被邀请即可,无需另行表达。在德国,如果遇到要搬家或结婚的朋友,可以提前开诚布公地与收礼人讨论送什么礼物。一些蒙古包男士新婚夫妇会列出他们需要的日常用品清单。送礼物的朋友可以在清单上标记自己想要送的东西。这不仅可以让新婚夫妇受益,也可以让送礼者高兴。对于报童、清洁工、看门人或护理人员,德国人通常会给病人的护士送礼物,以感谢他们的辛勤工作,但给他们钱更经济。你可以把一张一美元的钞票放在信封里,或者直接塞到他们手里,感谢他们的辛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