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划分南方和北方?
在地理和气象学上,南北以秦岭和淮河为界,而在民间,一般认为长江为南北分界线。
秦岭又被称为中国的龙脉。其西端在甘肃省境内,东段至河南省西部,主体位于陕西省南部与四川省交界处。全长约1500公里,就是昆仑山脉。山脉的延伸。秦岭山脉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岭南全年温暖湿润,岭北冬季干燥寒冷。秦岭也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秦岭的最高峰是太白山,它是中国大陆东半部的最高峰(被誉为万峰之冠)。秦岭山脉作为我国北亚热带与东亚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其特殊的地貌结构发挥着阻寒吸湿、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聚集资源的作用。其影响远至长江下游、黄河流域各省区。它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地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秦岭也是我国中西部交界处最重要的动植物基因库,有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华山松、油松等,在这里成长。
淮河是中国东部的主要河流之一。淮河流域西起桐柏山、伏牛山,与长江流域隔河相望。南依大别山、江淮山地,北以黄河南岸、沂蒙山为界,濒临黄河流域。流域东西长约700公里,南北平均宽约400公里,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其中淮河水系面积19万平方公里,泗、彝河、束河水系面积8万平方公里。淮河流域由淮河和泗河、伊河、沭河两大水系组成。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北麓,流经河南、安徽至江苏扬州三江营注入长江。全长1000公里,总落差196米。豫皖两省交界处红河口以上上游全长360公里,流域面积3万平方公里;三河闸自洪河口至洪泽湖出口为中游,长490公里,流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洪泽湖以下为下游,面积3万平方公里,入江水道长150公里。淮河中上游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有21条,其中面积2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16条。此外,淮河流域还包括洪泽湖、南四湖、骆马湖、高邮湖等许多较大的湖泊。其中,洪泽湖库容130亿立方米。它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淮河流域处于气候转型期中国南北之间的地带。年降水量最多的是大别山南部地区1300-1400毫米,北部黄河沿岸只有600-700毫米。每年6-9月为汛期,降水量占全年的60-70%。淮河流域年平均地表径流深240毫米,年地表径流量622亿立方米。是中国缺水地区。流域内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储量较为丰富。一般地下60米以内都有良好的含水层。地下水源由降水补充。平原地区地下水资源年均224亿立方米。两者合计为846亿立方米。由于长期的自然和人为因素,淮河水质日益恶化,一度失去自我-净化能力。近年来,随着政府的大力整顿,这种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秦岭与淮河之间的界线,就是人们常说的南北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地理风貌、人民生活习俗都有明显差异。的区别。
冬季秦淮以北大部分地区江河湖泊结冰。每当冬天来临时,北风吹来,大部分树木的叶子都会脱落。不脱落的叶子多为针状,称为针叶树。由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且降水大部分集中在夏季,河流水量不大,水位变化较大。汛期仅在夏季形成,e 相对较短。河流含沙量较大。秦淮以南地区则恰恰相反。冬天不结冰,树木不落叶,四季常青。河流水量大,水位变化不大,汛期长,河水含沙量少。
从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习俗来看,秦淮南北差异更为明显。北方耕地为旱地,主要农作物为小麦、谷类,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部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以水稻、甘蔗、茶叶等亚热带经济作物为主。一年两到三熟。人们常说的“北麦南稻,南船北马”就是这种差异的真实写照。
秦林g山—淮河线经过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它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附上秦岭太白山图片
*)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