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汤圆、赏灯、猜灯谜、放烟花。

东北元宵不是裹的,而是卷的。首先将糖、玫瑰花、芝麻、坚果、豆沙等馅料用磨具加工成小块,将磨好的糯米粉放在一个大竹篮中,将馅块放入篮中,开始摇晃。糯米粉会一层一层地粘在馅料上。越摇,洁白圆润的元宵就滚圆了。
元宵节的意义是合家团圆、美好。

东北的元宵节晚上,人们要“送灯笼”。在农村,人们用面条做成碗形的灯笼,在面碗里倒入油,然后用线拧起来。提灯笼时,他们把灯笼放在窗台上,门墩上和谷仓前,还需要用锯末和d 油。从门口到墓地的路上,每隔一定距离就点上墩。大片的光芒连成一体,十分壮观。这时,天与人之间的共享就称为“送灯笼”。


东北元宵节这天,新媳妇都要“藏灯笼”。结婚不满一年的儿媳妇,不准在家过日子。天黑之前,他们必须被亲戚接走,躲避灯笼。你不被允许回到父母家。老灵儿:十五日你若不躲光,你公公就会死。

元宵节的晚上,东北人人人都走出家门去散步,这就是所谓的“走走百病”。一起走,看到桥就必须过桥,尤其是身体不好的人。远离各种疾病后,嘿可以治愈他们的疾病并延长他们的生命。 、消除灾害、增进健康。


东北地区的元宵节一般从农历正月十四开始,到腊月十四结束,到正月十五达到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