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人为什么崇拜月亮?习惯性活动有哪些?
“拜月”是我国云南傣族地区流行的习俗。据傣族民间传说,月亮是由傣族三子颜坚化成的。延建是一个勇敢坚强的年轻人。他曾带领傣族人民战胜敌人,深得傣族人民的爱戴。后来他不幸去世,化作月亮,继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因此,每到中秋节,傣族人民都会举行“拜月”活动来纪念他。
中秋节这天,傣族小伙子一大早就拿着火药枪上山打雀、野鸡;姑娘们、妇女们忙着在池塘里抓鱼;老太太们忙着舂糯米,把糯米做大做小。不同的圆形蛋糕。月亮升起之前,小方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桌子的四角都放着一个糯米糕,上面插着一炷香塞在蛋糕上。当月亮升起山林的时候,冷香就被点燃,全家人开始“拜月”。随后,向空中鸣放火药枪,以表达对延建英雄的敬意。 “拜月”结束后,大家围坐在小方桌旁,一起品尝美食、赏月。
——本文选自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青春环球报》
傣族与自然傣族普遍信仰的宗教是上座部佛教。傣族建筑是干栏式的竹楼。傣族的禁忌包括进入佛寺脱鞋袜、踏过家中的火坑、摸小和尚的头、砍“神树”等。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节日的清晨,男女青年上山采摘山花、树枝,搭建花屋。他们把供品运到佛寺,并在佛寺花园里建造三五座沙塔。塔顶放置竹枝。他们围绕塔而坐,听佛念经,加行。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中午,我们挑水去浴佛。仪式结束后,青年男女在佛寺外互相泼水,表达祝福。此外,还举行了赛龙舟、丢包、放孔明灯、歌舞等活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