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时候去宁夏旅游最好?

宁夏十月份的胡杨林景色最迷人。因为十月是秋最深的季节,已接近冬季,因为胡杨林的叶子即将落尽,又因为宁夏地处北方,秋高气爽,树叶已由绿转金。蓝天白云加上金黄的胡杨林,真是美丽极了。如此美丽。让人流连忘返,美如画,简直就是人间天堂。

2.去宁夏旅游的最佳季节是什么

宁夏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最佳旅游季节是5月至10月。这个时期气候适宜,风景优美,有很多有趣的景点。八月是夏天。银川旅游时,一定要准备好防晒服、防晒霜、遮阳伞、太阳镜。有这么多PL值得推荐的王牌景点有沙湖、水洞沟、沙坡头、镇北堡西部影视城等5A级景区。八月天气炎热,暑假也是热门去处。你可以去贺兰山、六盘山、火石村都是很好玩的地方!

3.宁夏旅游什么月份最好

银川有很多旅游景点。下面为大家推荐十大必去景点:

1.镇北堡西部电影院

推荐理由:《红高粱》、《大话西游》等影片的拍摄地,被誉为“东方好莱坞”

2。水洞沟

推荐理由:中国史前考古学的发源地,展示了3万年前古人类的生存图景

3.西夏王陵

推荐理由: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皇家陵园1

4。贺兰山岩画

推荐理由:岩石上所绘刻的图画,记录了银川地区古代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5.中华归乡文化园

推荐理由:仿泰姬陵的建筑风格,可以领略回族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伊斯兰文化。

6.宁夏博物馆

推荐理由:可以近距离观赏宁夏古代岩画,博物馆还收藏了很多珍贵的古兰经

7、银川南关清真寺

推荐理由:具有阿拉伯风格和民族特色的建筑,是银川回族宗教活动的中心场所

8。黄沙古渡生态旅游区

9.水洞沟遗址-藏兵洞

10.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

4.宁夏最佳旅游季节

1、气温1.宁夏年平均气温ia在5~9℃之间,分布北高南低。

固原市气温在7℃以下,贺兰山、六盘山最低,分别为-0.8~1.0℃。同心以北至宁夏平原,年平均气温8~9.4℃。中宁和大武口分别为9.2℃和9.4℃,是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 2、日平均气温>10℃的第一天,是大多数农作物生长活跃的时期。同心以北地区出现在4月份。4月中旬下旬至下旬上旬;固原市出现在5月上旬至中旬,南北相差25天左右。同心以北地区10℃最后一天为10月上旬; 9月中下旬固原市,南北时差20天左右。 10℃是农作物的生长高峰期。中北部平原地区连续天数约170天,积温3100~3500℃;固原市持续120~150天,积温1900~2600℃;贺兰山、六盘山持续时间不足40天,积温400-500℃。 3、初日平均气温0℃,是土壤开始解冻、牧草发芽、春小麦播种的时期。宁夏全区从中部开始出现最早,同心、中宁最早出现,时间为3月8日至10日;银川北部、盐池、中卫地区稍晚,为3月11日至14日;固原市和麻黄山等地较晚,最晚为3月18日-25日;贺兰山和六盘山最晚,分别为4月8日和4月23日。全天日平均气温0℃,与初一相反,由南向北延缓。固原市和麻黄山比较早,从m 11月4日至9日,宁夏平原地区较晚,多在11月中旬。其中,中卫、吴忠等地最晚,为11月18日至20日。例如,如果以日平均气温>0℃作为农耕期,宁夏中北部平原地区持续时间较长,大部分地区约为250天,青铜峡、吴忠、华中地区最长为257天。中宁.固原市持续时间较短,约为230天。贺兰山和六盘山最短,只有165天和184天。 2、降水:宁夏降水较少。多年平均降水量183.4~677毫米,由南向北递减。六盘山地区600毫米以上,黄土丘陵地区300~600毫米,同心、盐池地区、银川200~300毫米。平原、威宁平原面积约200毫米。六盘山、贺兰山年降水量分别为766毫米和430毫米使它们成为宁夏南部和北部降雨最多的中心。年降水总量中,夏季占51%~65%,冬季占1%~2%,秋季占20%~28%。各地水流曲线呈单峰态。 6月降水量迅速增加,9月以后降水量急剧减少。最大降水量一般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一时期,中部和北部地区约占年降水量的30%,南部地区约占年降水量的25%;月平均降水量最小值一般出现在12月,其占年降水量的比例各地均小于0.5%。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很大。多雨年降水量是少雨年的2~6倍。降水量变异系数为0.20~0.46,由南向北逐渐增大。沉淀降水量少的地区,天气状况更加不稳定。 。 3. 蒸发量 蒸发量的分布。宁夏各地年蒸发量在1214.3毫米至2803.4毫米之间。涠洲站年蒸发量最大,为2803.4毫米。西吉、靖远、隆德等地年蒸发量较小,平均不足1481毫米。涠洲以南各站分布趋势大致为从北向南。年蒸发量逐渐减少;涠洲以北站点分布如下:以涠洲为高中心,向北逐渐减少,向石嘴山市方向又增加。

5.宁夏哪个季节旅游比较好

5.8.9这三个月去宁夏骑自行车最好

6。宁夏什么季节最适合旅游

银川市及其所属县(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末夏短,秋初冬长,昼夜温差大,雨雪稀少,蒸发强烈,气候干燥,风沙大等。年平均气温8.5℃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至3000小时。是中国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最高的地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无霜期185天左右。

银川地理环境

1.地理位置与疆域

银川东与吴忠市盐池县接壤;西临贺兰山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南与吴忠市利通区、青铜峡市毗邻;北邻石嘴山市平罗县,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相邻(界d 明代长城)。地理范围为北纬37°29′~38°53′、东经105°49′~106°53′。 2013年末,城市建成区面积148.60平方公里。

城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8°08′~38°53′,东经105°49′~106°35′。

2.地貌

银川市区地形分为山地和平原两部分。地势西、南高,北、东低,略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类型多样,自西向东分为贺兰山、冲积扇斜坡平原、冲积冲积平原、冲积湖平原、河谷平原、洪泛平原等。海拔在1010米至1150米之间,地面坡度2‰左右,土层较厚。银川西部的贺兰山是一座东北走向的石质中高山。全长约150公里,宽度为20至30公里。最高峰海拔3556米,是阻挡西北冷空气和风沙直入银川的天然屏障。贺兰山在银川市境内长近70公里,面积5.88万公顷。这是一座雄伟的山,山坡陡峭。

3.地质

银川地处我国东西两大构造带的交汇处。从大地构造上看,贺兰山台地坳陷和银川地堑同属中朝鄂尔多斯地台西缘坳陷带,是贺兰山褶皱带与鄂尔多斯地台之间的山前坳陷区。是国家地震重点监测防御区、全国首批38个抗震设防城市之一。银川市防震烈度为8度。

银川地堑北起石嘴山南止青铜峡,全长约160公里,最宽处55公里。地堑的东西两侧分别受黄河断裂带和贺兰山东麓断裂带控制。地堑内还有两条较大的断裂,即芦花台断裂和银川-平罗断裂。这四个断裂共同控制着银川地堑的形态的成功和发展。周边县市发生3级以上地震将对银川市区产生影响;地堑中发生6级或以上地震将对市区造成损害。

银川历史上经历过多次破坏性地震:1143年发生6级地震; 1227年发生5.5级地震; 1477年发生了6.5级地震,烈度均为8度。尤其是1739年发生的银川-平罗8级地震,银川地区的里氏10度地震,彻底摧毁了银川古城。这是银川平原历史上最大的特大地震。

4.土壤

银川地区土壤类型分为9大类、28小类、48个土属、500多个土种或变种。贺兰山至西干渠之间的地区主要由山地灰钙土、草甸土和灰褐土组成。东部冲积平原主要是黄河长期灌溉淤积和农耕交替形成的灌溉淤土。一些低洼地区有湖土和盐渍土。 。灌溉淤泥土土质适中,理化性状良好,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种子适应性广。土壤类型的多样性非常适合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多种商业作物的生长农作物。

5.水文

银川地表水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泥沙丰富,是一片沃土。境内沟渠纵横,湖泊、湿地众多。黄河是银川市的主要河流,流经银川市80多公里,从北向南贯穿其中。银川平原两千多年来一直依靠黄河的重力灌溉。引黄的主要运河有唐莱、汉延、惠农、西干等运河,年调水能力10亿立方米。配套排灌渠道千余条,长达数千公里,与灌渠、排水沟形成完整的排灌系统,保证了13万多公顷农田的灌溉。

由于历史上黄河不断改道,银川出现了无数的湖泊和湿地。古有“七十二湖相连”之称,现被誉为“城池上的湖城”。全市有湿地面积3.97万公顷,主要是湖泊湿地和河流湿地。天然湿地占湿地面积的60%以上。有天然湖泊近200个,面积100公顷以上的湖泊有20多个。比较著名的有明翠湖、月海、鹤泉湖、包湖、西湖等。银川湿地动植物资源丰富。有湿地植物190多种,湿地野生动物15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小鸨、大鸨5种。其中,大天鹅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种,自治区级保护动物24种。银川湿地是西北地区重要的鸟类栖息地之一希娜。

7.宁夏哪个季节最美?

银川位于北纬37°29′~38°53′、东经105°49′~106°53′之间。因此,银川位于东七区,其当地时间应比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威治时间)早7小时(即+7)。不过,由于我国除新疆外,均采用北京时间(东八区),银川的实际时间和北京一样,比GMT早8个小时(即+8)。请注意上面+7和+8之间的区别。